login
login
    

 
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
Flowers Of Taipei - Taiwan New Cinema
......................................................................................................
上映日期: 2015-03-06
國  別: 台灣  
電影類型: 劇情  
心情分類: 溫馨感人類  
導  演:  
演  員:
發行公司: 牽猴子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那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那是1980年代的的台灣,民歌、民運、解嚴前夕,整個社會在自由的思潮中,即將引爆。其中,以《光陰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為起點,由小野、吳念真、侯孝賢、楊德昌、詹宏志等揭櫫推動的新電影運動,不僅為近代華語電影史寫下了最重要的一頁,也綻放出最燦爛藝術火花。

三十年過去了,新電影的往事看似如煙,但影響所及的漣漪卻在時代的波瀾中,擴散到全世界,資深電影人王耿瑜與導演謝慶齡,走訪法國、荷蘭、義大利、阿根廷、日本、泰國、中國、香港,訪問多位世界級電影學者、策展人、藝術家和導演,包括阿比查邦、阿薩亞斯、馬可穆勒、東尼雷恩、是枝裕和、黑澤清、艾未未、賈樟柯、劉小東等,暢言台灣新電影對他們的影響與啓發,從影像的本質、社會文化的反省到個人生命的記憶,在既宏觀又內視的紀錄中,重新檢視電影運動的價值與意義,也喚回了所有關於新電影的美好記憶,寫下另一篇電影與歷史的詠嘆詩篇。
1982年由臺灣中央電影公司小野和吳念真策劃,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四人合作拍攝了四段式影片《光陰的故事》(In Our Time 1982)。影片用四段人生不同階段的故事來表現人際關係與男女關係的演變、人的成長和臺灣30年來社會形態的變遷,由此突破了臺灣70年代以來,政治宣傳片和瓊瑤愛情劇占據電影市場的局面,開創關注社會和家庭生活的充滿情趣的實驗電影時代,不僅迅速引發國內觀眾的好評及票房佳績,更贏得國際影評的矚目,接著《兒子的大玩偶》、《戀戀風塵》、《恐怖份子》、《超級市民》,一部又一部精彩的作品,掀起這個徹底改變台灣近代電影發展的「台灣新電影」運動,也將台灣電影帶入了寫實、現代的文化美學高峰。

時值台灣新電影三十周年,新電影主將的影響力持續到今天,不只是對台灣電影,還在對岸的年輕影人身上發酵,無論是創作上或是生活上:以《拾荒少年》獲得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的張思慶特別說感謝《童年往事》,感謝《一一》,這些電影讓他知道拍電影不是這麼孤獨;以《失戀33天》獲最佳改編劇本的鮑鯨鯨,感謝《童年往事》。但是新電影在台灣卻一直未被好好珍視過,《一一》,甚至從未在台灣上映過。

繼2008年《海角七號》引發全民看電影運動,2010年票房再度報捷之際,乃至2013年《大尾鱸鰻》在台創下4.3億元票房,就在台灣電影的觀眾近年陸續回籠,票房也有卓越的提升的同時, 2012年金馬獎,扣除「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和「終身成就紀念獎」,台灣電影只留下「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新導演」兩座小金馬,這可以視為評審團發出的一次警示,台灣電影又要再次面對這個從「新電影」開始就宛如鬼魅般糾纏不已的老問題:如何在藝術與商業間衡量取捨?

三十年過去了,「台灣新電影」對台灣電影、甚至是近代華語電影而言,究竟是歷史上的曾經輝煌的過去式?或依舊擁有深厚影響力的現在進行式?透過紀錄片的追訪探索,以電影為名,影片也帶出了對台灣電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整理爬梳更宏觀的思考方向。

就像《戀戀風塵》裡穿過長長的黑暗隧道、走入一片未知的光明,三十年前的台灣新電影不僅創造了電影美學的新里程碑,也開啟了本土藝術文化的全新創作視野,當時所帶動的影響力,至今依舊,而當年所啟動的旅程,今天也將再繼續。紀錄片《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也將以展開一趟影像之旅的,帶領大家從過去、現在、到未來,從電影、文化、到藝術,從紀錄片、藝文展演、到書寫再創作,全面展開一趟以「台灣新電影」為名的旅程。

在歷史的縱深之中,我們尋找...

「我們一直是靠這樣的志氣,活得抬頭挺胸理直氣壯的,不是嗎?」 小野說。

從過去到未來,從在地到國際,《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在三十年後的今天再重新檢視「台灣新電影」所帶給我們的滋養、薰陶、影響和啟發,除了電影美學本身的刺激與發展,更多的是在所謂台灣精神的認同與追尋,隨著更多本土議題與運動的迸發:反核四、反服貿、太陽花學運,我們看見民間與新世代力量的崛起,彷彿三十年前從文學論戰、民歌自覺、到新電影的勃發,時代在歷史的土壤與滋養上推進,「台灣新電影」所標示的,不只是那個時代的影像革命,或許更重要的,在於對台灣與自我的認同自覺。三十年過去了,究竟有什麼還存留?有什麼是現下的我們值得重新思考驗證的?在眾人忘卻歷史只往前看的此時,藉由電影的追訪思索,希望能從時代的經緯脈絡中,真正找到面對這全球化世界的瞬息萬變的立基點,找到屬於台灣的志氣與根源。

為了擴大視野與觀點,影片特別邀請了當年引爆「台灣新電影」的文化人小野,擔任影片總監製,並由資深電影人王耿瑜製作、旅法國策展人謝慶鈴導演,訪問國內外逾五十位重要電影工作者、影評人及藝術家,期待在此關鍵的變動時刻,記錄訪問各領域的電影人,受訪者包括當年「台灣新電影」的健將侯孝賢、柯一正、王童、吳念真,以及新生代魏德聖、陳駿霖,大陸導演賈樟柯、田壯壯、王兵、楊超,藝術家劉小東、艾未未、董冰峰,日本評論家佐藤忠男、影人是枝裕和、淺野忠信、三池崇史,法國名導阿薩亞斯、影評策展人東尼雷恩、馬可穆勒等等,從本土到海外,從資深到新銳,重新提出對新電影與台灣影像文化的探索。
所經歷的時代變遷、追尋夢想的堅持以及創作的能量及視野,也以影像拋出此時此刻的時代叩問。

所謂「台灣新電影」的精神,就是一種志氣,身體力行、創新求變、社會關照的意念,以及對於自我認同的摸索。而這樣的意念貫穿至今,未曾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