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O娛樂宅急便
中正紀念堂轉型引爭議 鄭麗君:「首長都該為政策負責任」 轉型正義無關統獨、族群 鄭:「轉型非去蔣而是去威權化」

2017-03-07 點閱率:683

Responsive image

中正紀念堂在228閉館,文化部醞釀實施全台「去威權化」,Hit Fm聯播網《蔻蔻早餐》邀請文化部長鄭麗君,闡述推行過程及目標。文化部對中正紀念堂轉型,是否已有初步構想?如何推行台灣走向轉型正義?

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日前引發外界許多爭議,主持人周玉蔻問到:文化部長是否要負起政治責任?」文化部長鄭麗君回應:「所有首長都要為自己的政策計畫負責任」,她強調,更重要的工作是溝通和對話,轉型正義的對話非常重要,轉型正義不是文化部一個部門就能獨立完成所有事務。

Responsive image

鄭麗君坦言,在228前宣布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是有意義的,這是許多受害者家屬等待已久的時刻,選在這個時間點有所作為,不是消費而是勇敢地去面對歷史。文化部在2/25日宣布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遭外界質疑「去蔣化就是中華民國化」,另外在宣佈的時機十分敏感,甚至有聲音說是在消費228。

對此,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中正紀念堂的存在本身就是個爭議,必須讓這個空間恢復中性化,才能有社會對話的空間。而今年正是228事件遇到70週年,同時也是解嚴30年,選在這個時間點,不是要消費而是面對歷史,世界上有許多國家歷經威權統治,也推動了轉型正義,這些國家都還存在。她指出,過去統治者把不當的威權統治解釋成族群對立、社會對立,而民主社會考驗的是,人們是否能跳脫黨派和個人政治信念,回歸人權的價值上討論。她強調:「這不是我意志的貫徹,而是社會長期的盼望。」

Responsive image

鄭麗君指出,轉型正義有兩大前提,除了法治基礎要建立,還要有社會共識,回歸人權價值思考。她提到:「朝野各黨都要有共同的共識,就連促轉條例、政治檔案法這些修法過程,都要讓下一輩的世代知道。」鄭麗君認為:「轉型正義是無關統獨、族群、世代,從二二八到白色恐怖,受害者不分種族統獨世代。」鄭麗君表示如果不清楚人權價值,社會就如同建立在沙灘上一樣,不夠穩固,人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是民主社會最重要的基石。

鄭麗君更補充,日前停售蔣中正公仔、文具等威權統治者意象鮮明的商品,中正紀念堂只是公仔商品寄售點之一,也非合約廠商,這裡停售不代表其他地方不能買,不影響創作自由,也不影響在其他通路的販售。而開閉館時不播放〈蔣公紀念歌〉,改由館方人員用廣播的方式告知民眾,希望用逐漸改變的方式,選擇真誠面對過去,才算是真正轉型正義。

敬請鎖定每週一至週五早上7點到9點,Hit Fm聯播網《蔻蔻早餐》,掌握最新、最快的時事脈動。

【2017-03-07 Hit Fm聯播網】



切換到電腦版
版權所有,台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01-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本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