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入圍本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男主角(黃秋生)、最佳新導演(劉國瑞)、最佳新演員(林諾)、最佳原著劇本(劉國瑞)、最佳攝影(梁銘佳)等六項大獎的香港電影《白日青春》,即將在明年四月於台灣隆重獻映。本片昨日(11/15)於金馬影展進行亞洲首映,門票早已銷售一空,現場座無虛席。導演劉國瑞應邀抵台出席本場放映,與台灣觀眾分享電影創作的心路歷程。尤其本片是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一開場就回憶自己三年前,還是金馬電影學院的學員,如今已經帶著自己的首部劇情長片回來台北,心情很是感激。導演透過本片強勢問鼎「最佳新導演」與「最佳原著劇本」兩項大獎,談及有無信心得獎?他謙虛表示自己已經觀賞其他入圍作品,表示因為新導演的影片都各有特色,評選結果會以平常心面對。
《白日青春》深入香港難民題材 導演揭露主角名字暗埋驚喜彩蛋
馬來西亞導演劉國瑞,雖然並非香港出生,但他從自身移民背景出發,將鏡頭對準滯港難民議題,拍出屬於香港少數族裔的故事。劇情不僅呈現犀利寫實的難民困境,更展露小人物從現實世故,直到良心發現的人性光輝。映後分享雖然只有短短十五分鐘,然而現場觀眾接二連三的熱情提問,甚至影廳外排起長長簽名人龍,合照時還欲罷不能地繼續追問香港難民現況,足見本片已經引發大眾省思的正面迴響。導演解釋這次執導長片,承襲先前拍攝香港少數族裔難民的短片經驗,並化用自身移民生活,嘗試結合兩代難民背景,等於納入香港人的歷史視角,拍出一部屬於「難民與香港人的公路電影」,更企圖翻轉「這是難民自己選擇」的刻板印象。導演也觀察到亞洲地區,對異文化的隔閡與排斥感更強,讓難民處境更加困難,值得大家給予關注。另一方面,現場也有許多觀眾詢問男主角黃秋生所飾演角色的結局意義,導演解釋自己執導電影,並非是要述說一個英雄故事,而是更想呈現一般人面對關鍵抉擇時「要當普通人還是英雄」的掙扎。
論及首度編導劇情長片的最大挑戰,導演坦言寫劇本時沒有想太多,實際到執行時「夜戲、車戲、外景」的困難全部都遇到了;不過現場團隊都嘗試去解決,讓他很感謝團隊的幫忙。他更揭露本片兩位主角「陳白日」、「莫青春」命名的箇中原因,原來這兩個名字的靈感,源於袁枚的詩句,是先有詩才發展成片中角色,是他創作的巧思之一。至於是什麼詩,則埋梗在本片劇情當中,有待影迷親自發現這個彩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