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gin
    

 
芝加哥合唱團 / Chicago
...................................................................................
所屬地區: 美國
70年代初期,一個樂團的生死完全取決於電台,芝加哥合唱團(Chicago)以銅管樂風格引領流行風潮,締造出無數充滿獨特與全然原創歌曲的作品,讓美國傳媒從洋溢快樂的TOP 40播歌取向,緩緩的轉型成曲式較為繁複、多元且自由的調頻電台播歌品味,他們是第一支以管號樂為主體樂器的搖滾樂團。

這支具有先鋒精神的隊伍在70年代中期作了一次有趣的轉折,蛻變成史上單曲成就最優異的搖滾樂團之一,一路走來,總計有十五張專輯銷售獲頒白金唱片,每一張專輯賣出一百萬張,甚至更多。

相當巧合的,芝加哥合唱團的故事就是在這個多風之城開展,1967年,熱中於管弦樂的薩克斯風樂手華特帕拉柴德(Walt Parazaider)與唸德保羅(DePaul)大學的同學-李洛南(Lee Loughnane喇叭手)、詹姆斯潘克(James Pankow 長號樂手)組成一個樂團,帕拉柴德解釋組團的點子時表示,當初只是想要作一點點改變,到德保羅與美國南部地區的俱樂部玩玩搖滾樂,他自己傾向於能跟芝加哥交響管弦樂團(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來個真格的同台演出,這支日漸茁壯的隊伍不久後即加入了泰瑞凱斯(Terry Kath吉他手)、羅伯蘭姆(Robert Lamm鋼琴)兩位優秀的歌手與鼓手丹尼塞洛芬(Danny Seraphine)。

他們管自己的團名叫做Big Thing,事實證明,他們一出道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態勢,雖然泰瑞凱斯是位風格創新、振奮人心的吉他手(*吉米罕醉克斯Jimi Hendrix也是他的頭號樂迷),但管號樂才是樂團的焦點所在,他們以彈奏披頭四合唱團的<Got To Get You Into My Life>、<Magical Mystery Tour>這些一般傳統樂團不敢碰的歌曲,風靡美國南部一帶的酒吧,這支樂團在組團的第一年又加入了貝斯手彼得塞特拉(Peter Cetera),他那飆高的男高音音色讓這支樂團的和諧風格更見完美,一種完美的聲音就這樣誕生了。

德保羅一地的老友詹姆斯威廉葛利柯(James William Guercio)剛以製作哥倫比亞音樂廠牌旗下的巴金漢樂團(The Buckinghams-67年冠軍曲Kind Of A Drag)的成績闖出名號,葛利柯接下Big Thing樂團的經紀人職務,向哥倫比亞音樂廠牌評估自己對Big Thing樂團的看好度,他將樂團遺師至加州的洛杉磯,與音樂產業保持更近的距離。

哥倫比亞音樂廠牌花了一年的時間才對葛利柯的新發現作出決定,很幸運的是,葛利柯在那一年製作了血汗淚合唱團(Blood,Sweat & Tears)的第二張同名專輯,那張專輯的成功讓哥倫比亞音樂廠牌確信一支融合搖滾樂與管號樂的東西真得是有賺頭,葛利柯開始為一支情同手足的樂團的首張專輯動工籌製,剛進入1969年的前幾個禮拜,Big Thing樂團更名為芝加哥樞紐合唱團(Chicago Transit Authority)。包含兩張唱片、十二首歌曲的野心之作《Chicago Transit Authority》於1969年的春季上市,有七首歌曲的長度都在六分鐘以上,專輯凝聚了七位團員所散發的硬式搖滾、節奏藍調、爵士與生猛帶勁的即興樂風,此張處女作在較具實驗精神的調頻電台年代中迅速成為一張暢銷大碟,不過卻未能打造出一首暢銷的單曲。

樂團作了一點點的犧牲後,沒有暢銷單曲的狀況一下子就解除了,1970年1月,樂團在濃縮團名的情況下,發表另一張定名為「Chicago」(*又被稱為「Chicago II」)的同名雙唱片專輯,葛利柯將團名精簡完全是基於邏輯上與現實上的考量:因為,當時芝加哥真正的樞紐-市長李察達利(Richard J. Daley)揚言要採取法律行動。在由潘克執筆、凱斯主唱的<Make Me Smile>(*此張精選輯收錄的是含有另一首歌曲<Now More Than Ever>的版本)與蘭姆執筆、塞特拉主唱的25 Or 6 To 4的聲勢助威下,專輯的商業成績讓芝加哥合唱團的團名縮水事件變得微不足道,<Make Me Smile>是從長號樂手潘克那段長度幾乎佔去整張專輯第二面內容的樂曲<Ballet For A Girl In Buchannon>所精萃出來的歌曲,就一首單曲而言,它所夾帶的動能完全從汽車的揚聲器直接引爆出來,生氣盎然的管號樂突顯了凱斯紮實的節奏藍調嗓音,<Make Me Smile>跟當時的歌比起來就是不一樣,同樣萃取自<Ballet For A Girl In Buchannon>的細膩小品<Colour My World>則成為新世代典型的畢業舞會招牌歌,也提前揭示了芝加哥合唱團不久後成為重量級抒情歌樂團的指標。

儘管調頻電台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