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gin
    

善款銳減、服務挑戰升高 心路盼社會持續伸援手 王心凌暖心代言 邀大眾助障礙者「勇敢走新路」

2025-11-05
點閱率:121

善款銳減、服務挑戰卻持續升高,為了讓服務不中斷,心路基金會今(11 / 5)宣布啟動「勇敢走新路」募款專案,籌措年度經費,並邀請王心凌擔任愛心大使,呼籲各界熱心捐款,支持4千萬服務經費缺口,讓愛與陪伴不因困難而停擺。

心路基金會執行長賴炳良表示,心路在全台40個據點,每年服務超過7,000名障礙者與家庭,提供從早療、就業、到高齡照顧的全人全齡支持。然而,近年隨著障礙者「重度化、老化」的趨勢加劇,服務現場挑戰日益嚴峻。在早療服務端,雖然受少子化影響,整體服務量減少,但因政府推動公共化政策,部分輕度兒童分流至教育體系,使進入機構的孩子障礙程度更重、病況更複雜;在成人服務端,則因心智障礙者普遍比一般人提早約20年邁入老化,健康與生活自理需求隨之增加,以目前在心路七個日夜間及全日型照顧中心為例,服務的260名成年智能障礙者中,就有40位住民超過45歲,患有慢性疾病也有近90位。這些變化使服務內容更繁重,專業人力與資源壓力不斷升高。賴炳良強調:「心路的勇敢,是選擇在困難中繼續陪伴,而每一份捐款,都是延續勇敢的力量。」

重度障礙兒童佔服務七成,考驗照顧與應變能力

心路桃園中心主任張馨云分享服務現場的真實挑戰。她指出,近年早療中心中重度、極重度障礙孩子的比例已接近七成,這樣的情況凸顯,即使維持1比3的服務比,也難以滿足實際照顧需求,教保人員的照護負擔日益沉重,甚至需要調整至1比2.5或1比2才較為合宜。此外,約有一半的孩子須使用輔具,且多為多種輔具並用,包括餵食椅、站立架、推車與助行器等。教保員每日協助孩子上下輔具的時間,幾乎佔去三分之一的工時,長期搬抱也使人員常出現腰傷、坐骨神經痛等職業傷害,而輔具汰換與增購費用更年年攀升。

她進一步說明,不少孩子在課堂上可能突然出現癲癇發作或血氧驟降等緊急狀況,約有1成孩子有特殊照護需求,雖然比例不高,但這些都是「有生命風險」的照護情況。各中心平均每半年就需送醫急救一至兩次,第一線同仁必須在瞬間啟動應變機制,這全仰賴專業能力與團隊間的默契合作。

而這些外界看不見的瞬間,正是心路早療老師們的勇敢與堅持——守護孩子的安全,也讓家長得以放心。

張馨云說,心路照顧的不僅是孩子的發展,更承載著整個家庭的安全與希望。家長從恐懼到學會接受與信任,其實都在練習勇敢。「對心路而言,早療不只是專業的療育服務,更是一段陪伴家長共同面對、重新找回信心的旅程。」

王心凌:勇敢不是不怕,而是帶著恐懼向前

今年剛升上小學一年級的心路服務對象小暄,在媽媽的陪同下驚喜現身記者會。小暄媽媽回憶,「小暄一出生,我們就收到病危通知,那一刻真的很衝擊。」即使至今,小暄晚上仍需戴著呼吸器入睡,因為隨時可能出現緊急狀況。她坦言,心中仍有害怕,但自從接觸心路後,學會以平常心面對,「能把握的事,就陪伴小暄一起完成,不能控制的事,就勇敢求助。」

在小暄媽媽眼中,女兒比自己更勇敢。「小暄知道自己比別人成長得慢,也明白要付出更多努力、花更多時間學習,但她從不放棄。想讀『普通班』是她自己許下的夢想,看她這麼堅強、這麼勇敢,我也學會了勇敢,陪她一起往前走。」

藝人王心凌現場也分享與心路早療服務對象小暄的相處情形。她感性地說:「小暄雖然頂著微弱的身軀,但練走路、學說話的努力眼神,讓我看見一種堅持的力量。小暄的勇敢,是日復一日的練習。」王心凌表示:「我們每個人都會害怕,但真正的勇敢,是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堅持本心,努力去做。就像心路的孩子與家長,他們不是沒有恐懼,而是選擇面對它。」

記者會現場,王心凌與小暄母女、心路成人機構的巧惠一同寫下屬於自己的「勇敢金句」,象徵彼此的陪伴與鼓勵。巧惠以「勇敢做自己,活出我的樣子」為題,展現唐氏症女孩18年來在心路學習唱歌、參加心路K歌大賽的閃耀成果,氣氛溫馨感人。

心路「勇敢走新路—陪障礙者一起閃耀」歲末募款活動即日起開跑,期盼募集4千萬元經費,持續推動障礙者的早療、就業與健康老化服務。為答謝民眾愛心,至2026年2月28日止,單筆捐款滿

1,500元可獲得【勇氣皂組】;單筆捐款滿3,800元可獲得【勇敢的滋味.蛋捲禮盒】,兩款禮盒都出自心路服務青年的雙手。每一份香氣、每一道滋味,都是他們努力與自信的展現。誠摯邀請社會大眾踴躍響應,讓心智障礙者都能得到完善的服務資源。活動詳情可上心路官網查詢:www.syinlu.org.tw。

【2025-11-05 照片提供:索尼音樂】


《Talk Talk秀台語》金鐘雙貴客登場!曾莞婷評

浩子(謝炘昊)與 Sandy 吳姍儒聯手主持,評審長由「台語大師」許效舜領軍,搭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