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gin
    

Hitoradio.com vs. 蘇打綠

點閱率:17,692
蘇打綠的六人行,編制如下︰

主唱—青峰
貝斯—馨儀
木吉他—景揚
電吉他—家凱
鼓手—小威
鍵盤手/中提琴手—阿鞏


(訪問當天很可惜地少了家凱與阿鞏)

●專輯誕生

景揚︰能發專輯是出乎意料的,要很感謝,因為我們很用心,過程中我們
成長不少,是我們的成果展現。
馨儀:我覺得很好聽,所以要發行很興奮。
小威:我覺得蠻開心,當然錄得好是關鍵,因為錄音過程很享受。
青峰︰我覺得這是一張我們青春的集結,很開心跟大家分享。


(以下訪問以"關鍵字"概念進行,分為專輯與生活)

◎首張錄音室專輯


●林暐哲

青峰︰以後會怎樣不知道,但他目前是改變我一生的人。
小威:其實我本來蠻討厭他的,覺得調調不合,後來經過一些合作,發現他很有魅力,我很敬佩他。
馨儀:我覺得他是個瘋狂的人,我很難看到人40歲還這麼有活力,很有創意,還蠻喜歡他的,我喜歡他的理念及描繪的願景,非常深刻。
景揚︰很難形容他,但沒有他就沒有這張專輯。以前覺得搖滾團就是兩把電吉他,是他讓我在蘇打綠找到了一個玩木吉他的地方。


●英國風

景揚︰都有影響,不只是英國,那都是外人給你的界定。
馨儀:我自己聽的音樂是英國風多一些,但在編曲時,我有加點比較日系的東西進去,就是比較花又不會太花,算起來是百分之七十英國風。
小威:當我們在跟製作人討論時,他說你們應該是英倫民謠搖滾,我那時不太認同,可能其中有一兩首、某些橋段,但整體而言,我不覺得這是張很英式的專輯。
青峰︰我一向搞不清楚什麼樂風什麼類型,但英國風這名詞聽起來很好聽,令人嚮往的名詞。
●中性

青峰︰沒有刻意,天生就是這樣。
小威:其實我認識他最久,喔…比她短一點(指馨儀),我那時聽到他的聲音,不會覺得難以接受,因為我本身在教會長大,聽很多詩歌那類的音樂。
現在事實印證,對蠻多人都沒那麼難接受。
青峰︰但我一開始聽到錄出來的聲音覺得很難接受,哈!
馨儀:我從高二認識他到現在,高三他就開始唱個不停。其實比較熟是因為參加同一個畢聯會,大家都在唸書時,他就開始唱,覺得他聲音好聽,不會在意是男生或女生唱的。
景揚︰我跟馨儀的想法一樣,重點是好聽,聲音有穿透力。


●文青歌詞

小威:老實說我常常是莫名其妙就寫了,我不會用手寫,都是坐電腦前麵開始打字,打著打著就有了。比方說「羨煞 」,就是羨慕到極至了,如果用羨慕就覺得很普通,但這不是選擇,是一開始打就是這樣。
青峰︰我也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怎麼寫沒有一定。
馨儀:我看了好多年,但我有時看到他寫的某些字,一看還是會唸錯,因為我國高中國文就不太好,但他們會講故事給我們聽,就會有一點想像。
景揚︰我覺得他們倆的文字都充滿畫面,不過不懂的還是會問,尤其是〈頻率 〉,有一次晚上我就問那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耳朵堆積泡沫?有些不是第一次解釋就會懂,有些還要加上情境。


●中提琴

馨儀:我幫忙回答,阿鞏本來是鍵盤手,是某一次表演發現他這才藝很不錯,而且我們的歌搭上弦樂效果很不錯,所以就這樣決定。


●芭樂歌

小威:起碼我們倆在寫的時候是沒有這個念頭的。
◎日常生活關鍵字


●練團

馨儀:每個月每個人交時程表出來,看大家都可以的時間來練,如果大家都沒空就硬喬。現在表演多,一個禮拜起碼要一次。而且我們練團很認真,中途不會吃喝,製作人來看時很訝異發現我們練團中間不休息一直到結束,因為我們把練團看得恨重要。


●感情

景揚︰有很多好的伴侶,感情態度是敢愛就來。
馨儀:才剛單身,感情態度沒什麼特別的,因為我還年輕,不過我媽一直逼婚!
小威:我不知道現在算不算單身,感情態度是心裡要很好過 ,不能有委屈。
青峰︰我有一隻貓陪我,我的生命只有室友、花跟貓 ,其實我還蠻想結婚的 ,但沒有對象。

很多搖滾迷都看過他,在楊乃文跟陳珊妮的演唱會上(包括最近剛結束的【美中毒】北中南巡迴);不少獨立樂迷看到他會尖叫,從早期的骨肉皮到現在的瓢蟲。這個大家都以「秀秀」(或秀~~)稱之的吉他手,最近升格成為製作人,第一張監製作品正是當下人氣爆漲的新團—蘇打綠。以下是秀秀專訪。

●第一次以吉他手身分登台
▲骨肉皮時期,92年耶誕節在人狗螞蟻。不過唸建 中一年級那時以班級樂團的組合已經表演過。記得是翻唱Europe〈Final Countdown〉。

●第一次穿群裝登台
▲(不確定)去年初還是前年底,算是我加入瓢蟲的第一次公開演出。因為瓢蟲團員都是女生,覺得男生可以倒過來感受一下。

●第一次製作
▲陳綺貞的《Demo3》,靈感啟發是Jewel的有聲詩集。裡頭是陳綺貞唸她自己書中的內容,我找小虎即興彈吉他,成品總共半個多小時,〈九份的咖啡店〉就是那時錄的。

●第一次專輯製作(蘇打綠同名專輯)
▲這幾年從樂手到製作,中間做編曲的經驗算是當了橋樑,跟珊妮與暐哲工作,累積且學習到不少主流唱片的技術跟經驗。蘇打綠則是暐哲一簽下來時就談過製作的事。後來唱片開案,年初開始錄音,希望做出有這個時代色彩的唱片。

●跟蘇打綠團員的互動
▲製作過程最可貴的,是可以跟本來不認識的小孩子溝通且一起工作,互相認識音樂。現在小孩子太聰明,但相對的也是吸收資訊太雜,所以要過濾。剛開始跟中提琴手阿鞏有點緊張,因為他的學院派背景,且身兼鋼琴手,身分多重,但確立他的角色之後,就沒問題了。蘇打綠有旋律的概念與才華,可以給很多樂團上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