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gin
    

曾文防淤隧道引用全球創新「象鼻鋼管工法」 明年中完工

每年颱風季都替曾文水庫帶來不少淤沙,影響水庫使用年限,為此經濟部水利署前年斥資超過50億經費、使用全球首創的象鼻鋼管工法,打造「曾文防淤隧道」,每年可清運104萬立方公尺的泥沙量,預計明年七月可完工啟用。(請聽 林菁樺 報導)

全台最大的曾文水庫啟用至今超過四十年,但受全球天候與環境劇烈變化,民國98年莫拉克風災帶給曾文水庫9108萬立方公尺的淤積,水利署形容,大量的淤泥讓水庫瞬間老了20歲。

為了解決長年的淤積問題,經濟部水利署前年開始打造全台最大的防淤隧道。經濟部次長楊偉甫指出,清淤工作單靠抽泥船和陸運太費時,且台灣不容易再建造新水庫,因此,防淤隧道就成了水庫延長壽命的良方。他說:

(楊偉甫原音:水庫淤積日益嚴重,現在有防淤隧道的工程,希望讓沉積在水庫底下30%的泥沙趕快得到控制,水庫的壽命有限,現在要新建水庫相當困難,如果把水庫壽命延長就等於新水庫)

水利署指出,曾文防淤隧道每年可清運104萬立方公尺淤泥,節省5.2億的維護費用,而值得一提的是,此工程引進創新工法,在進水口處運用全球首例的象鼻引水鋼管;出水口的消能池所開鑿的大洞室達到15樓層高,是全國最大的水利地下工程,楊偉甫表示,這項工程整體難度與危險性極高,不過在施工與監造團隊努力下、不僅零工安意外、工程進度更是超前,曾文防淤隧道預計在明年7月正式完工啟用,將可在颱風季派上用場。

記者 林菁樺 台南報導
【2016/11/8 記者 林菁樺】

美國總統大選展開投票

馬英九庭訊結束 強調對自己清白有信心

更多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