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gin
    

春節連假何處去? 濕地生態好吸睛

為推廣濕地環境教育及提升資源使用效率,環保署持續協助地方政府透過結合鄰近大專院校、中小學社團、地方企業及社區民眾或民間團體,活化人工濕地景觀資源使用及遊憩休閒機能,以提供民眾環境教育及休閒遊憩場所,並逐漸轉型成兼具生態、教育、休憩等多元化的環境教育場所。例如新北市新海、浮洲、打鳥埤、城林及鹿角溪等人工濕地,串連成豐富的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等地。其中,鹿角溪人工濕地於103年獲選為新北巿濕地第1座環境教育設施認證場所;新竹縣頭前溪生態公園在102年度更成為9處中第1個依據「環境教育法」取得環境教育認證場所的濕地,賦予人工濕地更系統化的教育功能。

高雄市大樹舊鐵橋人工濕地在88風災後受損嚴重,在當地志工積極投入復育工作下,已回復往日風采,並為提升生態教育之能量,成功轉型為地區性之生態環境教育中心,並於104年12月21日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認證。其餘如麟洛及關山等人工濕地,結合自行車道的規劃,成為地方政府推廣休閒觀光旅遊的重要景點。

環保署指出,過去幾年在中央及地方政府、NGO團體、河川巡守隊與民眾的投入參與下,除了這9處人工濕地外,也創造出許多成功的人工濕地經營典範,如臺北市關渡自然公園內的關渡心濕地、高雄市二仁溪畔的白砂崙濕地等。為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成果,環保署將持續推動保育工作,讓人工濕地結合當地特色開創多元價值,型塑出更豐富的濕地風貌。
【2017/1/28 記者 應佳臻】

春節出遊內急怎辦? 環保署「公廁搜尋」App幫你找

藥品服用、存放多用心 平安健康過新年

更多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