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音期到發片期
▲個人是很希望在專輯發行之前,把所有看過我彈電吉他跟錄音的樣子的人,全部綁架關在一個地方,直到我宣傳期結束再放他們出來(笑)。因為我在錄音室裡過著非常好笑的日子。
之前天天都在思考音樂的事情,好不容易結束錄音就馬上要發片,心情必須趕快調適回來,也要讓自己情緒比較緊繃的地方放鬆下來,但是專輯發行之後一切就輕鬆很多。
在錄音期間,因為那我最擅長的事情,同時也是我最沒有把握的事情,大部分時間在每天起床後就要開始做不同的決定、不同的選擇,甚至是很多牽一髮動全身的判斷,其實是會讓人要焦慮的。但專輯發行以後,大概是知道今天有哪些通告,要把哪些事情做好,雖然不是我擅長的,卻是能儘快進入狀況的部分,所以反而就輕鬆很多。而自己也很高興專輯從錄音到發行的過程,壓力越來越小;最怕是那種錄音沒想這麼多,但專輯發行以後得失心比較重,會比較可惜。
●籌備時間
▲想要這樣做其實已經也有好幾年了,這可能是一般聽眾在我發行第一張專輯的時候比較不知道的地方,畢竟那是很久以前的專輯了。真正開始籌劃是找樂手們一起練團,去想這張專輯要分成哪幾部份來進行,大概是去年十月底上一張專輯宣傳結束時,開始練團,過完年開始錄音,花一年多時間籌備,前製的動作比較久,錄音期是比較趕的,差不多花了三個月。其實對我這種經驗不是很足、要求又比較多的人來說,三個月是種瘋狂錄音的感覺,我比較渴望的是花一年時間好好做一張專輯。 |
●配唱
▲配唱最久的應該是「畢竟」跟「欲望把眼前的地板鋪滿」,剛開始錄音時,一直認為既然這兩首歌做成這樣的編曲,就該展現一種不只是創作者喃喃自語的東西,應該是更有表情、甚至是更戲劇化的,那時一直在揣摩自己的唱腔還可以變成什麼樣子,當下聽可能都很工整,但可能缺乏表情,或是聲音表情太over,也要去想在混音之前,錄出來的聲音可能都很平,不過一旦混音之後,該出現的聲音段落都會出來,於是唱腔就不能太過平板,不然一到混音的話,樂器變得更有表情,比起來vocal反而會很弱,所以當時花了很多時間在跟李壽全老師還有副製作人黃小楨討論要怎麼抓自己唱腔的問題。
●專輯音量
▲我知道有一些聽眾會反應,正常放CD的音量播了我的專輯後會偏小聲,這是我們在混音時決定的,所以你們不是很介意的話,同時音響承受力還許可的話,就把它轉大吧! |
●畢竟&並不
▲我只希望專輯裡收錄的那兩首芒果跑的作品,是把它錄製成可發行、讓人可以買回家收藏的東西。我在這兩首歌編曲上沒有超了不起的企圖心,因為我對芒果跑時期的作品是滿意的,它表達出我當時寫這首歌想要表達的氣氛,在當初芒果跑的身上其實做得很好,只是當年的母帶已經沒有辦法找到,無法拿回來作重新混音跟重製的發行動作,所以我就再錄一次,但也希望不要照本宣科,而「並不」就差別更大,在芒果跑時期的版本有七分鐘,它幾乎像一首演奏曲,是我最想要的形式,但已經有過這種版本,於是我就把它作一個非常個人式的,一把吉他錄完,只是請了double bass老師幫我們鋪陳一些情緒,所以同一首歌兩種編曲的企圖心是不一樣的,如果不要拿來做比較的話,把它們當做兩個版本來聽其實還不錯。
●欲望把眼前的地板鋪滿
▲至今我還是覺得它為什麼那麼長是一個謎,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錄到最後變八分鐘,嚴格來講它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段落,可是為什麼這麼長,是個非常有趣的時間問題,更匪夷所思的是聽起來不覺得長,都花那麼多時間錄成這樣長了,實在搞不懂(笑)。
我希望這張專輯在編曲上可以呈現的是,樂器不只是伴奏。因為大家似乎都習慣主歌唱完接副歌、副歌唱完趕快接solo、solo完以後趕快繼續唱,而我比較在乎的是一首歌裡面有要讓人能呼吸、有聽覺的空間,我從不介意歌很短還是很長,也不介意前奏或間奏是不是比主歌長。 |
●Outro
▲我自己覺得是個很有趣的實驗品,剛做出來時沒有像現在聽到的層次那麼多,我當初只是想要作一個outroduction,就是整張專輯作完,然後就作一首我平常在練習的吉他進行的東西,但出來的效果意外地很好,那時跟製作人與混音師討論,想說講點東西進去,讓它聽起來很有意思,有種把東西拆掉再組起來的感覺。
●我渴望腐敗的所有事情都可以變成一種肥沃
▲我整個錄音期都拿這句話在鼓勵自己,就是你要追求鮮豔燦爛、精采的人生,因此更不能拒絕那些看起來有時真的是自己不希望遇到的事情,這些事說不定才是你人生精采的關鍵。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並且打算怎麼做的話,也很好玩的是大家都不想遇到不尋常的事情,因為大家都怕自己的生活改變,但有時不尋常的事才能帶來有別於正常生活以外你可以留下紀錄的事情。
●Gonna Stop
▲簡單來說,如果不以流行歌曲來看的話,這首歌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從頭到尾這首歌我想講的就是副歌那一段,也是我打上歌詞的那一段,是我唯一想要講的重點,關於主歌還有中間在哼哼唱唱的部份,它是一點意思也沒有,是真的一點意思也沒有。簡單來說,就是各式各樣的音節組成的一個發音的旋律,真的一點意思也沒有,雖然有人覺得這是不學無術的表現,但我覺得一首歌可以哼哼唱唱但沒有任何意思,然後聽起來還算舒服的話就不錯了。
Gonna stop,這首歌就是gonna stop, it just gonna stop,當初在寫這首歌的時候,不是很想把為什麼要阻止一件事情發生、或是為什麼覺得不好的事情該停止的這件事太冠冕堂皇地講,所以我決定不要講,讓它像Lounge music一樣,就重複一個能夠聽出來的副歌,但中間在唱什麼不用管我(笑)。 |
●嫁禍進行式
▲當初這首歌是首電子樂,如果你聽過The Chemical Brothers或是Basement Jaxx的話,當初我跟朋友就是想做成那個樣子,我很喜歡那樣的版本,但是礙於現在科技限制,硬碟在一次病毒入侵受損後就再也找不回來了,所以就決定做成樂團的版本。其實很想重製以前的版本,但這次專輯的製作期比較短,我不想壓縮我朋友的空間,以後如果有興趣的話,就把它變成電子樂的單曲,唱歌的部份就不需要像一般歌手唱歌那樣,反而是一種聲音或是效果的表現。
這首歌看起來歌詞很長,但我一直堅持像這樣的歌你只要有一句話有認同感就好,你不需要整篇都得解釋的跟真的一樣,或是都得非常了解它的意思,如果只對一句話有認同感,但這句話你完全了解對自己來說是什麼意思,那這首歌就成功了。
而我寫作的模式有時就是這樣,哪怕討人厭的字歌詞很短,嫁禍進行式很長,我在選擇表達句子上其實都希望變成直述句,一句我認為簡單又很直接的話,所以你能認同就可以認同,如果聽完可以知道你不認同也還不錯。
這首歌就是在講,而最近也有這樣的心情,就是第一支音樂錄影帶抄襲嫌疑很重的時候。我覺得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不管在工作上或情感上的關係,到最後都變成互相推託,有時候你要不到答案,好像當你不是想要確定一件事情的對錯,而是你想要尋求一個至少可以有來有往的人際關係時,看到別人不管是打官腔還是打太極,或者是一瞬間這個人突然就把平常不會講的我認為比較傷感情的話全部都講出來之後,就會覺得「好吧!如果你要這樣對我也可以」、「那你嫁禍吧」、「你就冤枉我吧」、「你就這樣對我吧」。其實說穿了這不是因為誰對誰錯,也不是因為誰比較有理,而是你忍心這樣做,有時嫁禍的定義不是在於有沒有給別人機會冤枉你,而是在於你捨得這樣對別人做,當時寫這首歌是想表達比較激烈的觀念。
●親愛的…我還不知道
▲鼓勵大家在不知道要做什麼的時候,或你不知道這是什麼事情時,你可以很率真地說其實我還不知道,也許因為你願意誠實面對自己還不知道這件事情是對的或是錯的,那麼有一天當你突然心裡知道這件事對自己來說是對的時候,就不會輕易去做的一些你自以為不會錯的事情,這樣是好的。
▲喜歡的
●我現在對這張專輯比較放鬆的地方,就是一方面我盡力把它做完,所以比較能夠心平氣和從頭聽到尾,我還蠻享受那種難得聽自己的東西,而不硬要去找優點或缺點,然後可以好好聽自己做的專輯,我現在都是處於整張專輯一直repeat的狀態。
專輯裡我最在意的是「喜歡」,它是我寫過最真心的歌曲之一;而我很喜歡的是送給我妹妹的生日禮物「親愛的」,在我自己發生很多事情上,或是面對工作或生活,放這首歌有反過來安慰或鼓勵我自己,有時候要鼓起勇氣去面對很多事情,我從來沒想過自己寫的歌可以拿來鼓勵自己(笑)。
●翻唱專輯?
▲會,我會希望所選的曲目是完全我自己有把握可以翻唱得很不一樣的,然後可以用另外一種人的方式去唱歌的樣子,而不是只表達唱歌技巧。可能更多的是每個年代翻唱歌有個很重要的意義,是讓這個generation的人重新去認識曾經燦爛過的歌,就像我很喜歡Rolling Stone的Wild Horses,或是我一直在唱Neil Young的歌,哪怕我現在唱Nirvana的歌,可能有些小孩子是沒有聽過的,但Nirvana在那個年代對我們這群年輕人影響很大,像這樣曾經流行過的音樂或是對我們影響很深的東西,都應該變成是我們會散發出來的一種氣質,它也決定每一個generation的小孩子如何在各式各樣的音樂去找到自己,而不是被當下的流行音樂制約,好像只能選擇去當這幾種聽音樂的人,因為音樂太多了。
翻唱專輯如果可以做得很漂亮的話,它可以做成是很樂團的作品,實驗性的樂團作品,也有可能反璞歸真到一個極限,就是一把吉他全部錄完整張專輯,用最簡單甚至是最live的方式去做,這兩種都是我想到達到的目標,就看我能不能做到。是有這個計畫,但不會是我目前這一年內的計畫。 |
●廣受好評的發片首唱
▲上次The Wall的樂團表演,很多人應該害怕我從此變成一個悲劇(笑),因為我吉他真的彈得太爛,連效果器都踩不到(繼續笑)。
這次我很高興能撐到最後,把每首歌都好好唱完,覺得現在跟我合作的樂手默契都很好,我們對音樂的品味或是觀念,甚或是在台上表演的手法或選擇都很像,這一次信心就比較高,跟團員在台上很有默契,這是上一次表演沒有的,同時也是我最想要在台上表演的方式,所以心裡很感激,我自己是滿意的。
對於團員的感覺,已經回到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的狀態。像以前跟一些樂手合作,你好喜歡他的才華,但到最後是沒有辦法溝通彼此的音樂觀念,可能也沒有辦法說服別人跟你做同樣一件事,這是很可惜的,因為你再怎麼欣賞別人的才華,就是不一樣的路口,要學會去尊重人家也要學會取捨。於是很高興當我真的放手不去想到底要找誰來跟我一起合作的時候,這樣的人就這樣出現了,所以現在對這樣的組合非常滿意,我覺得他們都是很有潛力,也非常認真負責的,尤其是在台上盡可能精準去表達我們練團在講的一些事情的樂手。
▲抒發
●我很喜歡一個人做的事情,或是兩個人做的事情,如果有男女朋友的話。我自己還是喜歡寫歌、練吉他,雖然這是我的工作,有時壓力很大,但去掉工作以外的時間,就是明天沒有非得一定要幹嘛的事情上,我可以一個人彈吉他彈很久很久,因為我很喜歡那聲音,我喜歡彈出自己想要發出來的聲音。
我也喜歡寫字的感覺,整理自己思緒或是整理自己想法非常有效的方式,我很建議有些人心煩的時候就寫字吧!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你就一直寫,不想看就把它扔掉,透過寫字的手幫忙消化你的情緒是很好的事,大部分人的情緒都停留在脖子以上,如果不是在腦袋裡爆炸,就是從嘴巴說出失控的東西,我以前常常這樣。而通常不工作的時候,我的人際關係沒有那麼擁擠時,我還是選擇把日常生活發生的事情用寫字的方式去消化,也喜歡種花、做紙雕木工、手工藝(笑)。
◎後記
短短20分鐘的訪問,張懸對她的新專輯侃侃而談,充滿了想法,也解開許多聽眾的疑問,讓我們更認識這張專輯也更了解她。聆聽她的專輯,是可以這樣自在的,相信在音樂中聽眾是可以找到共鳴的,除了欣賞專輯,也記得去聽聽她現場的演出,更能發現她難以描繪的魅力,卻有簡單的感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