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產業 行人文化推出木製新產品 |
行人文化實驗室每年都會選擇一個台灣老產業,作為研究與創新主題。今年我們選定台灣木業,並且在豐原地區,找到「跳台」這個幾乎消失的車床技術。行人除了出版木業書籍之外,並預定於十一月三日於大稻埕同安樂舉辦展覽,同時推出與老師傅共同開發的木頭杯子,期待藉此多管齊下,讓台灣厲害的工藝,再次找到進入眾人家中的機會。 行人文化實驗室近年來關注傳統產業,去年推出由台灣窯口玻璃製作而成的玻璃杯,與三家台灣精釀啤酒廠合作(啤酒頭、吉姆老爹與禾餘麥酒),並在募資網站獲得一百多萬的資金。 窯口玻璃募資影片:https://youtu.be/ZBLuXIzqiWo 窯口玻璃募資網站: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flaneur 今年,行人將關注點放在木頭產業,調查了產業各個流程,從伐木、製材、各式加工至成品。在其中,我們發現「跳台」這個充滿歷史與工藝意義的特殊技術。希望同時用1.出版、2.展覽、3.新產品這幾種方式讓台灣人知道「跳台」有趣厲害之處。 「跳台」原本是一種傳自日本會津地區的車床技術,在50年代由俗稱「美國公司」的米爾帕赫羅公司傳入台灣,之後也成為生活漆器代工的主力。幾十年下來,為台灣賺進大量外匯,而其上下游生產線,也深深影響台灣豐原地區的木業發展,可以說是豐原地區最具有歷史意義的木業技術。但在產業外移的今天,這項技術只剩兩位師傅。 「跳台」在日本稱作「鈴木式車床」,這種技術可以快速製作出碗形或杯形的木器,在日本是漆器技術的一環,於明治30年由鈴木治三郎發明,被視為重要「民具」。有趣的是,台灣師傅為了方便,在機具上方加了防護網,從此就以「跳」的方式工作,成為「具有台灣特色的日本機具」。 行人文化實驗室雖然本業是出版,但希望用更豐富的方式讓消費者「看到」、「感受」這些台灣重要文化;也希望台灣匠人能更被重視。所以除了在十月份推出書籍《成材的木,成器的人》介紹台灣木頭產業,並於大稻珵同安樂規劃展覽之外,也與唯二的跳台老師傅阿煙、工業設計師高立杰共同合作,推出三只木頭杯子,希望讓老師傅的記憶與技藝、能走進消費者的家中。 行人文化預計十月三十一日在募資網站嘖嘖正式推出這組作工精細的杯子,主要用途依序為喝茶杯、日常杯、小酌杯。 募資頁面: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a-en 行人並根據「跳台」的兩把刀內外兼攻的特徵,替師傅阿煙設計出跳台logo,希望藉此加深消費者印象。 |
【2017/11/3 行人文化實驗室】 |
● 防範未然 山坡地沉砂池清淤為排洪安全把關● 東北季風南下 北台灣低溫僅20度左右 |
更多即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