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gin
    

歷經半年校準 福衛五號影像品質已達標

福衛五號成功發射,但傳回的影像卻出現有光斑、模糊等情形,太空中心經過半年努力調教,科技部終於在今天召開記者會,宣告福衛五號的影像品質已經符合需求。

台灣第一顆自主研發的高解析光學遙測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五號,在去年8月25號順利發射,但傳回的影像卻出現失焦、光斑等狀況,國研院太空中心隨即召集各方專家,試圖找出補救方法,而歷經半年的元件調教、軌道操作跟影像處理後,科技部終於在23號召開記者會,由部長陳良基宣告福衛五號的影像品質已經符合黑白兩米、彩色四米的需求。

計畫主持人張和本教授在記者會中透露失焦原因,判斷是用來定位光學元件的準直儀準直度沒有確認,才會發生這樣的問題。已經用溫控及影像處理軟體,順利改善影像品質。截至目前為止,福衛五號已經成功對全球取得2300組黑白與彩色的影像。並在周五與總統會面時致贈給總統府一幅由福衛五號拍攝影像拼接而成的台灣全島無雲影像,未來將擺設在總統府的狀況室中。
【2018/2/23 記者 應佳臻】

防疫狂犬病 防檢局提醒「二不一要」

國民黨內登記截止 屏東市意外「等嘸人」

更多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