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gin
    

罹晚期肺腺癌 口服標靶接力治療已突破五年 一「掃」絕望陰霾

60歲林大哥是一位負責市容整潔的清潔隊員,5年前因肋膜積水至醫院檢查,診斷竟發現已是肺腺癌晚期,林大哥深怕自己活不到明天,絕望到已交代後事給親人;然而,在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內科陳崇裕醫師的治療下,他服用第二代標靶藥物治療長達3年多,隨後接力使用了第三代標靶藥物一年多,整體抗癌時間已超過5年,一掃絕望陰霾!目前林大哥生活能自理、定期運動,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衛福部統計2016年肺癌死亡人數將近九千人1,為十大死因之冠,成為國人健康的殺手,讓許多民眾如同林大哥一樣聞肺癌色變!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肺癌治療方式更加多元,病友最在乎的存活時間也有相當大的進展。
陳崇裕醫師分享,根據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內臨床觀察,於第一線使用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治療的病友,平均存活期至少可達3年,若再接第三代標靶藥物,可望更加延長治療時間;而根據最新GioTag收案全球10國(包含台灣)晚期EGFR基因突變肺腺癌患者的跨國大型研究也發現,晚期肺腺癌病友若於第一線使用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可先清除大部分的變異基因,待出現抗藥性後,再接力使用第三代口服標靶藥物,超過半數病患可以持續治療近4年2,相較過往多出1倍以上。
台大雲林肺癌病友5成以上為EGFR突變 標靶藥物讓腫瘤縮小比例超過8成
陳崇裕醫師表示,肺癌中以肺腺癌最為常見,肺癌早期不一定有咳血或噁心、嘔吐、久咳不癒等症狀,故有高達6成肺癌病友確診時已是晚期3,目前能檢測早期肺癌的最佳工具為低劑量電腦斷層,若有家族病史、吸菸習慣及女性,建議應定期至醫院做篩檢。
陳崇裕醫師也指出,若民眾被確診為肺癌,醫師通常會先替病友做基因檢測,並依據病友的基因突變種類給予「個人化」且「精準」的治療方式與組合。而目前已知的突變基因包含EGFR、ALK、ROS1等,以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的臨床觀察,超過5成以上肺腺癌病友有EGFR基因突變,而若為EGFR基因突變,透過口服標靶藥物治療成效較好,腫瘤縮小的比例甚至可以超過八成4!
「第一線用藥選擇」及「如何把錢花在刀口上」是肺癌長期抗戰關鍵
陳崇裕醫師分享,許多病友在確診為肺癌晚期時,心情難免沮喪、害怕,希望能爭取更多的存活時間。觀察台大雲林院內臨床情況,目前每四位肺腺癌病友就有1位使用口服標靶接力治療,平均使用標靶藥物的時間可達5年;更重要的是,透過標靶接力治療,不用擔心因產生抗藥性導致無藥可用的窘境。
罹癌無疑是人生鉅變,不只是對身心的考驗,有很多病友因為治療帶來龐大經濟壓力,甚至有病友怕拖累孩子因此離婚,更有了中斷治療、甚至輕生的念頭。陳崇裕醫師呼籲,肺癌治療為長期抗戰,如何將錢花在刀口上,第一線的用藥選擇十分重要;以目前晚期肺腺癌治療來說,有多種用藥選擇,且大多有健保可給付,能幫助減輕病友負擔。建議病友與主治醫師充分討論,討論治療組合、選擇合適的第一線用藥,就有機會在經濟狀況許可的情況下,延長治療時間。
台大雲林目前有專屬肺癌治療的團隊,整合胸腔內科、胸腔外科、腫瘤內科、病理科、影像科與核子醫學科,針對每位新診斷病友的疾病分期與治療做跨科別的討論,替病友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而針對病友術後的復健或治療出現的副作用,也可以透過院內的復健科與皮膚科醫師協助處理,幫助病友在肺癌治療上有更全面的照護;陳崇裕醫師也再次鼓勵病友,面對肺癌不要輕言放棄,積極與醫師討論,以標靶藥物最長治療時間及健保給付條件去思考最佳的治療方案,延長存活期並降低經濟負擔。
【2019/9/19 HITFM新聞部】

美聯準會宣布降息 專家:台灣經濟成長穩健跟進機率低

總統:臺英高層互訪頻繁並建立多項固定對話機制 盼支持洽簽自由貿易協定

更多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