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兒少保護傷勢手冊找證據 重大兒虐案檢警早期介入 |
小小社工宣導兒少保!編制「兒少保護傷勢手冊」找證據 重大兒虐案檢警早期介入 爭取救援蒐證黃金時機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發稿單位: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 發稿日期:108年9月27日 聯 絡 人:陳淑娟主任 聯絡電話:(02)2361-5295 5個月大的小辰(化名)右腿腫起送醫,醫院檢查發現身上有多處陳舊性骨折,疑似受虐通報家防中心,家防中心立即展開案件調查,家長對於小辰受傷原因說不清楚,社工諮詢兒保區域醫療示範整合中心進行傷勢研判,並啟動「臺北市兒少疑似受虐致重傷案件評估啟動檢警早期介入偵辦機制」由檢察官指揮偵辦,並安置小辰,防止再次受虐。 根據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以下簡稱家防中心)統計,107年度臺北市兒少保護案件調查人數為1,697人,5成屬於身體虐待案件,而其中包含3起令人遺憾之重大兒虐案件。過往兒少受虐案件調查是由社工進行訪視及蒐集事證後,再函送檢警偵查,此行政程序平均需耗時約1個月,當檢察官啟動偵辦時,原犯罪現場及證物早已消失或難以重建。 臺北市社會局局長陳雪慧表示,當發生重大兒虐案件時,必須掌握調查、蒐證的黃金時機,為了縮短處理時效,召集原有處理兒少虐待案件之整合團隊(警察局、衛生局),並邀集士林、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及臺大兒童醫院兒保醫療中心,共同研議「臺北市兒少疑似受虐致重傷案件評估啟動檢警早期介入偵辦機制」,透過跨域合作爭取於1周內進行救援搜證及偵查,減少事後因時間因素讓犯罪跡證消失,只能哀悼一條小生命殞落之遺憾。 家防中心主任陳淑娟指出,本機制107年8月建立,迄今共啟動4件案件,且今(108)年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修法中,亦參照本市執行機制及正面經驗,新增條文納入兒虐案件早期發現即移送司法偵查,以維護受虐兒童及少年之司法權益。另外,家防中心還特別找來「小小社工員」拍攝宣導片,透過平易近人的宣導方式,讓大眾更輕易了解「兒少保護傷勢手冊」及「檢警早介」的兒少保護機制。此外,家防中心為協助社工於案件調查時,能敏感兒少傷勢及蒐集事證,於107年10月起蒐集及篩選不同受虐類型之傷勢照片,並結合醫療及社政團隊共同合作,於108年5月完成「臺北市兒童保護傷勢手冊」,以真實案例照片教導社工進行兒虐案件傷勢調查,幫助社工加速判斷傷勢來源,亦可留意是否需接受醫療之風險性,讓兒少的人身安全更有保障。 |
【2019/9/27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
● 士林夜市周邊公園多 全家福這樣玩● 10月1日起自強隧道速限調整為50公里 逾60公里取締 |
更多即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