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界的金馬獎隆重登場 今舉行頒獎典禮 |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主辦的第19屆台北老屋新生大獎,於今日舉辦頒獎典禮,總計共95件優秀整建維護作品除分別角逐「住宅類」、「非住宅類」及「社區空間類」3類首獎及「網路人氣獎」外,另有機會獲頒本屆首度增設之「技術」、「經營」及「故事」特別獎。得獎名單如下: 1.住宅類首獎「生活實驗所」 2.非住宅類首獎「潮小屋」 3.社區空間類首獎「Lightbox攝影圖書室」 4.技術特別獎「Bito.永樂」 5.經營特別獎「台北NPO聚落 NPO HUB TAIPEI」 6.故事特別獎「玩味旅舍Play Design Hotel」 7.網路人氣獎「天成文旅-華山町」 本屆台北老屋新生委員會委員表示,能從破紀錄95件作品脫穎而出獲獎者皆屬一時之選,且本次得獎作品種類多元,表現出整建維護、老屋新生的各種可能性。比如藏身於溫州街的住宅類首獎作品-「生活實驗所」,設計師試圖保留其歷經日據、民國時期所留下的時代設計風格,並在其中不斷實驗、嘗試找出成人、孩童、城市與街道之間的新生活比例,同時,在此進行一場時間實驗,自日據、國民政府遷臺、近10年的荒蕪至現在的生活實驗所各時期中都留下一些專屬時代印記的生活紀錄;而非住宅類作品,其整建維護的多元可能性早已百花齊放,不同型態的空間改造方式將老屋新生轉化成一種新的經營態度,如本屆非住宅類首獎得主、原為警隊宿舍的「潮小屋」即是其中典範,除作為商業空間經營之外,更期許作為潮州街、古亭街區創生的基地,帶動周邊鄰里發展,空間內規劃多處展覽、社區空間,並不定期舉辦講座內容,展現出兼善天下的老屋新生與商業經營共存新價值;勇奪社區空間類首獎的「Lightbox攝影圖書室」,亦以空間與社區、社群間強烈連結性獲得本屆委員的青睞。進駐團隊透過「臺北市政府徵求民間提案活化市有閒置房地實施計畫」取得原為秘書處官員眷舍的閒置房地使用權,以群眾募資方式經營,打造一個不分男女老少都能自由免費學習攝影的共學平台。 為配合建物南側的古蹟修復及改善街區景觀,而選擇將外漏的管道線路重新調整納入自身空間內的私人公司「Bito.永樂」係為本屆「技術特別獎」得獎作品,雖建物空間主要作為辦公室使用,但為重現迪化街區老舊街屋室內裝飾之原貌,不惜費時費工將磨石子地板、樓梯及扶手表層後期添加的各項塑膠貼皮、水泥磨除,同時將後期增設的醜陋棚架拆除,回歸建物原始空間範圍;原為北一女教室眷舍的「台北NPO聚落 NPO HUB TAIPEI」則獲得「經營特別獎」,以服務非營利組織與社會創新組織為其最主要的公共使命,在短短的3個月內便成功將所有空間媒合進駐完成,並透過邀集社會企業於1樓設店方式,與街區居民進行溝通,成功營造出極富公共性的非住宅空間;「故事特別獎」得獎作品「玩味旅舍 Play Design Hotel」係為原和泰大飯店整建而成,其以旅館臺灣設計故事的當代說書人、「可以住的台灣設計展」作為經營理念,每間客房內的家具都至少有30件臺灣設計品牌,期望藉由空間來訴說每件家具其背後的設計故事,讓到此旅宿的遊客都能認識到臺灣設計文化。 都更處表示,臺北仍然有相當多的老舊住宅亟待更新,然而都市更新並不只有重建一途,因此長年推動老屋新生大獎,為的就是鼓勵市民以整建維護的方式參與都市更新,用創新的技術和手法保留老屋的故事、為老屋和城市注入新的生命力。第19屆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延續去年以「住宅類」、「非住宅類」及「社區空間(包含開放空間)類」分類設獎,並創設「技術」、「經營」及「故事」等3類特別獎,期望藉由特別獎的授予,鼓勵民眾從更多元的角度來觀察、從事老屋新生,讓整建維護的溫度價值於臺北這座水泥叢林中遍地開花。 台北老屋新生不止步!為鼓勵更多市民響應都市更新整建維護,在城市進步的過程中留住過往的城市生活記憶,讓臺北市成為一個新舊共榮的多元城市,本次頒獎典禮後也將持續辦理相關的推廣活動,請關注官方網站(www.taipeiface.com)、臉書搜尋「台北老屋新生」或IG追蹤「taipeiface」帳號。 |
【2019/10/1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
●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布108年市售食品塑化劑含量監測結果● 交通部:跨港大橋每年檢修 已知為橋墩坍塌 |
更多即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