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gin
    

青少年網路成癮 花蓮推自我檢測

青少年請注意,你網路成癮了嗎?疫情當前,許多民眾都配合防疫減少外出,但相對的也可能增加其他風險,例如網路成癮。

花蓮縣衛生局為使民眾瞭解是否網路成癮,建議透過網路習慣自我篩檢量表中「是否上網休閒的時間愈來越長」;「想上網而無法上網的時候就會感到坐立不安」;「上網已對學業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習慣減少睡眠以便能有更多時間上網休閒」等,四個簡單的指標來檢測自己或身邊的人,檢測總數超過11分,就可能具有高度網路沉迷傾向,建議可以進一步尋求專業協助。在花蓮地區可以就近至慈濟醫院、門諾醫院壽豐分院、衛福部花蓮醫院、國軍花蓮總醫院、衛福部玉里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六家醫院或相關精神專科診所、相關網路成癮可撥打花蓮縣衛生局8227141轉231洽詢。

花蓮縣衛生局朱家祥局長表示,2018年1月WHO(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網路成癮症列為精神疾病,而衛生福利部也已跟進正視這個對時代影響巨大的問題。而網路遊戲成癮的症狀為,無法控制地打電玩、生活中越來越以電玩為優先,而忽略其他日常活動,即使知道有負面影響仍持續增加打電玩時間,以至嚴重影響個人日常生活正常運作(造成失能),包含健康、家庭、學校、工作等層面,並且上述症狀有持續至少12 個月才能確診。

依據花蓮縣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臨床發現,花蓮近期針對兒童青少年網路成癮問題詢問的情形明顯增加,多為家長或是學校老師發現青少年沉浸網路而請教專科醫師意見,但真正求醫者卻不多,需要專業協助者可能還未認識網路成癮是正式的醫療診斷。專科醫師呼籲,網路成癮可能需要加強親職教育,透過心理諮商來協助;但也可能是憂鬱症、情緒障礙或過動症者的行為呈現,若經精神科治療後,可以改善網路或其他成癮的問題。家長和老師務必及早預防、因應孩子過度使用網路以避免成癮,若認為孩子疑似成癮或同時有其他身心疾病即應尋求醫療專業協助,依照專業人員判斷處置治療方式,並透過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同時搭配調整上網行為,才能標本兼治。貼心呼籲父母是關鍵,大人自己要放下手機,改變不當或惡劣的管教行為,多一點陪伴,才能挽救高風險孩子的寂寞心靈。
【2020/4/15 Hit FM新聞部】

小燈泡案兇嫌逃死 王婉諭:判決不符期望感到遺憾

WHO13點回應 外交部:台灣參與WHO會議仍有很長距離

更多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