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gin
    

現代人最常見的肝臟疾病-脂肪肝 務必追蹤檢查

滑嫩、美味的鵝肝醬是聞名全球的法國美食。會有這樣誘人的口感,主因就是鵝肝醬當中含有大量的油脂。為了取得如此的美食,農夫飼養鵝時會讓鵝吃下過量且高熱量的飼料,藉此讓鵝的肝臟長大且囤積油脂,形成脂肪肝,最終成為人們口中的美食。
在人體中,脂肪肝的形成也是同樣的道理。當人們吃進過多的熱量之後,會轉變成三酸甘油酯,除了儲存在脂肪細胞之外,也會往內臟器官堆積。過量的三酸甘油酯堆積在肝細胞內,就形成嚴重程度不一的脂肪肝。
隨疫苗的施打、抗病毒藥物、小分子藥物等治療的進步,病毒性肝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不論是在西方國家或台灣,都觀察到雖然病毒性肝炎減少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人數卻不斷地增加,脂肪肝已經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不容我們等閒視之。
那些人是脂肪肝的高危險群?首先要注意的是體重過重、肥胖的人。研究顯示,九成的肥胖者會羅患脂肪肝。其他的高危險群還包括糖尿病及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脂、長期因病需要使用類固醇者以及有代謝症候群的人等。另外,有C型肝炎的人也比較容易出現脂肪肝。雖然肥胖者容易有脂肪肝,但並不表示瘦的人就不會有脂肪肝,研究發現瘦的人至少十分之一有脂肪肝。根據國外的資料,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一到三成的人會進入非酒精性脂肪肝炎階段,而在這各族群中,又有一到二成的人會演變成肝硬化,進而在未來的一、二十年中,可能導致肝癌的發生。
有脂肪肝的人,大多沒有特殊症狀,多數人都是在健康檢查時,透過腹部超音波這項方便又不具侵入性不具輻射性的檢查而診斷出脂肪肝。除了超音波外,電腦斷層掃描、磁振造影等儀器也可以做為脂肪肝的檢查方式。但因為這些檢查昂貴,費時或具輻射性。用來檢查脂肪肝並不實際。此外目前有一種肝纖維化震波儀也可以檢查脂肪肝纖維化的嚴重程度,沒有輻射而且檢查時間短,也是一項新的利器。但是礙於儀器的普遍性以及操作者的經驗,目前實務上脂肪肝的診斷還是以超音波為主。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王麟弟提醒,脂肪肝的治療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基本上脂肪肝是一個攝食過多熱量,病從口入的文明病。所以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要從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做起。遠離肥胖,少油飲食是一定要執行的。除此之外,要戒掉含糖飲料,其中高含量的果糖更是最致病的殺手。
除了低糖、少油、少鹽的健康飲食外,運動是維持健康,減脂、減少羅患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秘方。中高強度的運動,達到有點喘且流汗的程度,最好達到30分鐘以上。這樣的運動會更有消脂的效果。除了節制飲食與養成運動習慣外,也別忘了每年都要接受追蹤檢查,包括腹部超音波、抽血等。單純脂肪肝雖然沒有立即的危險性,但一定要把它放在心上,千萬別輕忽。
【2021/1/28 HITFM新聞部】

羽球年終賽/直落2不敵地主 戴資穎吞分組首敗

火鍋吃太多 小心健康出問題

更多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