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交通死傷創新高 學生不願自行上學「因道路被占走」 |
台灣平均每年有超過兩萬名兒童,在交通事故中受傷或死亡,去年人數更達到5年高峰。靖娟基金會,針對各縣市學生及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兒童整體交通安全分數,最低的縣市,是苗栗縣;而台北市則為六都之中,表現最差。此外,目前有7成的兒童,上下學由家長接送,其中超過一半不願意自行上下學,主要原因是「道路都被停車的人占走、有些車還是不會讓行人」。 靖娟基金會認為,校園周邊的人行空間,讓民眾感覺不太可靠、亟需整頓;此外也該檢討現有交通安全教育,是否缺乏邏輯探討及實際操作。交通部長王國材,今天出席靖娟活動時指出,去年死傷的兒少,主要是「被載」跟「行人」,汽機車安全座椅、駕駛停讓行人,這兩部分都要持續努力,兒童交通安全是政府責任,家長也要以身作則。 王國財表示,去年有「校園周邊道路安全改善計畫」;而今年起~2027年,行政院以400億元,執行「永續提升行人安全計畫」,包含通學步道、號誌等,希望整頓行人安全,不要把行人地獄留給下一代。而靖娟基金會董事長林志嘉表示,兒童的體型跟大人不同,要實際體驗才能提出幫助。 |
【2024/5/11 聯合新聞網】 |
● 鋒面接近各地降雨增 晚起東北季風增強北臺轉涼● 傳蔡總統下周特赦陳水扁 綠委:是時候讓扁案走向終點 |
更多即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