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gin
    

掉褲的決心! DUO陳奕迅2011台北演唱會 [文: 朵小姐]
點閱率:3,076 
2009年,是我第一次聽陳奕迅的演唱會,地點在南京五台山體育館,座位是遠在天邊的場館至高點,從頭到尾都只能看著螻蟻般大小的Eason在舞台上又蹦又跳。約莫兩個小時之後我走出體育館,當時下著小雨,我跟身旁的同事說:「以後就算陳奕迅在垃圾場開唱,我也願意買票看演唱會。」


我的大學同學全部都是醫神的粉絲,2008年在中山足球場的演唱會,雖然我沒參與,但一排人穿著雨衣哭成一團的奇觀,也透過想像深刻地烙在腦中。今年我回到台灣,慶幸老天爺讓我在年代售票系統大混戰中殺出重圍,可以坐在板橋體育場的看台聽他最出名的Duo巡迴。感想一言以蔽之:以後我就算窮到褲子掉在地板上了,還是會去看他的演唱會!

之前Dennis訪問李克勤時,Hacken曾說:「在80、90年代,廣東歌就算在很多不是說粵語的地方也很盛行,就算不知道怎麼說,也能跟著唱;可是現在不行了。」但這個現象碰上陳奕迅卻好像繞道而行,演唱會安可時,Eason問大家要聽粵語還是國語?他選了粵語,結果台下大合唱的聲音依舊響徹雲霄。而安可時,他也唱了代表作《K歌之王》,這是林夕幫他寫的大把好歌中的一首。如果問「華語歌壇你最喜歡的作詞人是誰?」大概會有一半人會回答林夕。仔細去研究林夕的國、粵語歌詞,雖然都一樣搔到心癢處,但粵語用詞的那份精準,好像更大快人心。林夕本名梁偉文,撐起香港詞壇半邊天的「兩個偉文」其中一個是他,另一個,則是黃偉文。

黃偉文,英文名字叫做Wyman,電影【新紮師妹】裡的那個光頭刑警就是他。他寫過謝安琪的代表作《囍帖街》、寫過李克勤的《我不會唱歌》、寫過楊千嬅的《自由行》,盛產期每年創作超過一百首。Wyman和何韻詩是好友,就算參與音樂劇分身乏術,他也說「自己用最後一口氣寫的,是給何韻詩的歌」,幫她量身訂作了一馬車好歌;除了何韻詩,另一個獲得馬車的歌手,就是陳奕迅。不論是每次演唱會必唱曲《浮誇》、《Last Order》、《陀飛輪》,還是這次難得唱的《土星環》、《苦瓜》、《單車》,又或者是這次沒唱讓大家很扼腕的《葡萄成熟時》,都出自他筆下。比起林夕的內斂雋永,我更喜歡黃偉文的狂放尖銳;但不論內向或外放,這些歌曲最棒的詮釋人,都是陳奕迅。Eason唱歌好像說書人,聽著聽著,就讓人不小心比他更入戲。11月19號晚上的大雨,從頭頂一路滑下臉頰,就好像每個人都跟老天爺一塊痛哭了一場,而Eason說:「雨聲很好聽」。

這次的DUO巡迴,曲目跟之前大不相同,大幅提升了國語歌的比例,基本上能想到的代表作都唱了。朋友有點遺憾的說:「比較想聽醫神唱一些平常不會唱的歌」,但我覺得這個歌單沒什麼不好,簡直像跟Eason一起去了KTV,而且他還願意用10分的力氣把最紅的歌全唱一遍!以後應該很難再見到如此完整的K歌歌單了。包括岑寧兒和盧凱彤在安可演唱的兩首歌曲(這兩位也都是很棒的歌手,以後如果有機會再跟大家介紹),這次台北演唱會總共演唱了35首歌,套句Eason的話:「我每次在台北都唱很長」,天龍國的子民真是賺翻天了!身為土生土長的天龍國民,朵小姐這次還真是被平時冷漠的台北人嚇了一大跳,打到頭都會痛的傾盆大雨根本焦不熄大家內心的那把火(葛兆恩如果在現場應該也會被嚇到)!安可唱了十幾首歌中間幾乎沒人先走;一、二樓滿滿的螢光棒,在黑暗中更顯得明亮。

就像《陀飛輪》MV開頭上的那行字「成人的一天很漫長,一年卻轉眼過去。」在這些秒速越轉越快、皮膚越來越鬆的日子裡,感謝還能遇到這樣一個好聲音,點亮大雨滂沱的夜晚。




更多西朵小姐:
大明星來客串之猜猜我是誰-哈日老屁股版
跟蘇打綠說:你在煩惱什麼? (上)
抗寒對策 之 另類冬令進補!
日韓巨星映画好吸睛!年底片單大爆炸(下)
日韓巨星映画好吸睛!年底片單大爆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