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迪揚在講座一開始就說:「你們現在的狀態,真的很適合一起來討論跟分享,這些問題我也曾經問過自己很多次。」他觀察到,現場多數學員正處於吸收養分、累積能量的階段,充滿熱情與好奇,特別適合一場關於表演、選擇與信念的深度對話。為了讓每位學員都能提問,他更在講座前請大家事先寫下問題,不論是語言學習、角色準備或試鏡焦慮,他都一一回應、不藏私分享。這場分享也讓不少學員形容是「一堂演員心靈的補課」。有學員寫下:「謝謝老師用真實經驗和我們分享這條不容易的路,聽完覺得多了一種力量。」也有人說:「今天的講座讓我重新燃起一團火,我要燃燒!」還有學員動容地表示:「演員沒有捷徑,只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和節奏去前進。」、「我第一次聽到有人這麼赤裸地講自己的失敗、等待與迷惘,完全沒有包裝,反而讓我更相信,原來堅持真的有可能。」 講座精彩感人,學員也是收穫滿滿!
在《火神的眼淚》中飾演「讓人壓力山大」的議員,他一度想把角色詮釋的沒那麼惹人厭,但導演堅持「每次出場都要讓其他角色以及觀眾不舒服」。播出時的確反應熱烈,他才學到:「角色都有自己功能與立場,不能只從自己的視角做判斷。」談到《鹽水大飯店》的「阿德」,黃迪揚說:「他就像我們生活中很容易見到的長輩,可能一事無成又自尊心超強。」這種台灣男性的自我壓抑與虛張聲勢,在他心中非常熟悉。他強調:「你要認識自己的爸爸、阿公那一代,知道他們是在什麼樣的壓力與不安中長大的,這樣才能演出台灣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