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巨星伊蓮‧葛莉茉 「水之禮讚」鋼琴獨奏會台灣首演 |
Youtube擁有百萬點閱率的法國鋼琴家葛莉茉(Helene Grimaud),堪稱當今最受矚目的鋼琴家,擁有美麗迷人的外貌、優雅知性的氣質,不僅是少數受邀為精品代言、為VOGUE擔任Model的音樂家,精湛的琴聲更讓葛莉茉成為樂壇、影壇爭相邀請演出的巨星,讓她與許多好萊塢傑出演員成為摯友,所到之處更是鎂光燈追逐的焦點,而葛莉茉卻從未喪失音樂家的氣質與藝術性,2004年出版的自傳暢銷書更讓她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作家。 21世紀最受矚目一代才女阿巴多、巴倫波音、費雪同聲讚賞 葛莉茉可說是本世紀的一代才女,琴藝充滿詩意,技巧無與倫比,她不僅僅是一個充滿熱情且堅定的音樂家,她所擁有的才華已遠遠超出器樂範疇。這位擁有多樣面貌的法國藝術家,同時還是一位狼群保育人士、人權運動人士和知名作家。 1969年出生於法國普羅旺斯艾克斯,在音樂學校時開始向庫爾廷(Jacqueline Courtin)學習鋼琴,隨後赴馬賽接受巴比才(Pierre Barbizet)指導,13歲時錄取進入法國巴黎音樂學院就讀,短短三年後便在鋼琴大賽中獲得首獎,在此之後也繼續向桑多爾(György Sándor)和佛萊雪(Leon Fleisher)等大師級鋼琴家學習。葛莉茉於1987年首次在東京舉行鋼琴獨奏會,該演出深獲好評,同年便接受著名指揮家巴倫波英(Daniel Barenboim)之邀與巴黎管弦樂團共演。 葛莉茉的音樂生涯就此起飛,不但與全球各大著名樂團和多位極負聲望的指揮家合作演出,她的錄音作品也獲得樂評們的高度讚賞,且在世界各地得到許多大獎殊榮,其中包含坎城年度古典大碟、法國世界音樂獎、法國金音叉獎、法國唱片大獎、東京唱片學會大賞、法國MIDEM古典音樂獎、和德國回聲音樂獎。 在音樂這條路上,葛莉茉的演出立下了許多備受盛讚的里程碑。1995年時,在指揮阿巴多的帶領下與柏林愛樂初次共演;1999年與指揮家馬殊(Kurt Masur)所領軍的紐約愛樂進行首場演出,這只是眾多里程碑中的兩場演出,但就在這兩場演出期間,葛莉茉在上紐約州創立了狼群保育中心,以全然不同的角色再次出道。 傳奇人生造就不凡天賦鋼琴開啟燦爛人生 葛莉茉出生地法國南部艾克斯普羅旺斯(Aix-en-provence),不僅是印象派畫家塞尚的故鄉,每年的音樂節也吸引全世界各地愛樂者參與,或許是環境使然,讓這位集美貌、才華於一身的天才兒童卻因她的藝術性格飽受磨難。 葛莉茉七歲學琴,因為鋼琴,她的人生開始變得美好「接觸到鋼琴、音樂,我才能把自己過度專注的性格好好地發揮。」葛莉茉說。 小學時,葛莉茉在聽課時總是無法乖乖坐在椅子上,還會不停發問,讓上課的老師學生十分困擾。書桌上兩邊擺的筆支數一定要一樣、衣櫥裡的衣服一定要照顏色、款式、尺寸、材料分門別類折疊完美地擺好,當時這樣的病症並不多見(或許是家長根本不知道這不是病而不敢讓這樣的孩子面對世界),而我們現在都能理解有這樣行為的孩子是強迫症與過動症的「患者」,其實這兩種症狀在現今已也不能被稱為「患者」,而是一種與常人不同的行為而已,但葛莉茉卻因此被同學嘲笑、疏遠,她也因此曾經度過一段感覺非常孤立的日子,而這些被稱為「怪胎」的特質卻在葛莉茉開始學琴之後,造就她成為一位鋼琴巨星「醫學裡常提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我卻不是注意力不足,而是過度專注導致我無法安靜,鋼琴讓我可以專注、並在彈琴的時候真正安靜下來。」葛莉茉說。 超能感官不同凡人冷冽琴聲觸動人心 除此之外,葛莉茉還擁有非常罕見的感官能力─感覺相連症(synaesthesia)。她的五感能夠將感覺互相串連、彼此傳遞,並產生一般人沒有的感受,例如彈奏鋼琴時,葛莉茉的眼前會出現許多不同色彩。「彈奏巴赫平均律時,我看到紅色、橘色,彈貝多芬《暴風雨》奏鳴曲我會看到黑色和藍色,c小調的音樂對我來說則是黑色的。」 憑藉著天生比常人更多的專注力、音感及感官能力,葛莉茉接觸鋼琴之後顯現出天才般學習及演奏能力,十一歲就進入艾克斯音樂學院學習,十三歲獲巴黎音樂學院破格錄取。學琴的初期也受到鋼琴家巴倫波因、佛萊雪的讚譽,開啟了她不凡的鋼琴家之路。 葛莉茉自小被社會孤立的經歷讓她遲遲無法敞開心胸面對人群(人群對她而言太過冷酷而陌生),而這種孤獨感確在偶然的情況下被一頭母狼療癒了,從此以後,葛莉茉將保育狼群視為自己的使命,開始詳讀狼的書籍和文學,四處宣導保育狼群的重要性,更在紐約促成「狼群保護中心」,從此被稱為「狼女鋼琴家」(詳見葛莉茉自傳《野性的變奏》,二○○四年遠流出版)。 不同風格曲目完美詮釋頂尖大師、獨奏家及樂團合作演出 德意志留聲機唱片在2013年9月為她發行的專輯中,收錄了兩首布拉姆斯鋼琴協奏曲。第一首和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合作,第二首則是和維也納愛樂樂團一同錄製,兩首協奏曲皆由拉脫維亞指揮家尼爾森(Andris Nelsons)指揮。葛莉茉在東南亞巡迴演出中演奏布拉姆斯作品,新加坡《海峽時報》盛讚道「她的演奏特別之處在於對時機的完美掌握和一致不變的指觸,與管弦樂團搭配得天衣無縫。」 葛莉茉同時也是個充滿熱情的室內樂演奏家,經常出現在極富盛名的音樂節和文化界的盛會。與各國知名音樂家包括了阿根廷大提琴家嘉碧妲、德國男中音夸斯托夫、墨西哥男高音羅蘭‧比利亞桑、德國大提琴家沃格勒、挪威大提琴家莫克奧地利大提琴家哈根、以及法國卡普頌兄弟,都有音樂上的合作。 葛莉茉自2002年起成為德意志留聲機唱片公司專屬的旗下藝人,在布拉姆斯協奏曲之前所發行的專輯是與大提琴家嘉碧妲所合作的《二重奏》(Duo),這張唱片在2013年獲得德國回聲音樂獎年度最佳室內樂唱片獎。唱片在2012年10月發行後,葛莉茉和嘉碧妲兩人在秋天時於德國和法國舉行了一系列的演奏會,演奏收錄於唱片中的舒曼、布拉姆斯、蕭斯塔科維奇、和德布西的大提琴奏鳴曲。這張唱片的曲目重現了兩人2011年當時在瑞士格施塔德音樂節中的演出。瑞士伯爾尼日報用「令人屏息」來形容這場演出,BBC音樂雜誌也評論道「在布拉姆斯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華麗的第一樂章中,葛莉茉創造出猶如管弦樂團般的遼闊背景,讓嘉碧妲的光芒在這空間裡得以迸發。」 超能感官造就非凡琴藝 儘管投身各個不同領域發展,但葛莉茉最能觸動人心的還是她那縝密溫柔且表情豐富的琴藝。幸運的是,全球性的巡迴演出讓世界各地的樂迷得以受惠。這個樂季葛莉茉將帶著以水為靈感所安排的全新獨奏曲目到美國、瑞士、德國、奧地利、義大利、英國、以及法國各地演出。2014年12月,蘇格蘭視覺藝術家道格拉斯‧戈登(Douglas Gordon)在紐約公園大道軍械庫展出大型藝術裝置創作《tears become…streams become…》,葛莉茉的全新獨奏演出將在展場中的水面上首度公開。至於這個樂季與其他知名樂團的合作包括了再度與俄國指揮大帝葛濟夫(Valery Gergiev)和柏林愛樂攜手共演;由美國指揮家史特拉金(Leonard Slatkin)帶領,與法國國立里昂管弦樂團合作演出布拉姆斯作品;和加拿大法裔指揮聶澤賽金(Yannick Nézet-Séguin)與鹿特丹愛樂樂團將在2015年2月於舊金山演出。 2015年,葛莉茉這一套以「水」為主題的世界巡迴演出在歐洲引起廣大迴響與讚譽;2016年5月,葛莉茉將在善果藝術的邀請下首度登上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奏這套動人曲目,一場藝術的、人文的、心靈的音樂會即將由葛莉茉的指尖展開,獻給孤獨卻繽紛的心靈。 |
【2016/4/6 善果藝術】 |
● 巴拿馬文件延燒 財長允諾成立專責小組● 電價調降 中市籲用電大戶投入節電設備 |
更多即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