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原住民新韻》專輯,有別出心裁的完美組合,由國內最具活力的指揮張佳韻擔任客席指揮,指揮國臺交、原住民歌手紀曉君、打擊樂新秀戴佳欣,共同詮釋新版鍾耀光老師創作與改編的作品。 《原住民新韻》邀請國內最活躍的作曲家鍾耀光全新創作與改編、配器成交響樂版本,這是身為國家樂團的國臺交,帶頭引領樂界推廣台灣文化原音的指標性創舉。鍾耀光以原住民音樂為主題進行創作與編曲,他深知一般大眾對艱深的曲目接受度低,「現代音樂創作必須擴大領域、嘗試跨界,才能有所突破,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原住民音樂中最令人陶醉的莫過於那天籟的原始美聲,因此,專輯中特別安排四首原住民歌曲<神話>、<搖電話鈴>、<Ya YaYa打獵歌>、<南王系之歌>重新改編、配器,並邀請到原住民歌手紀曉君擔任獨唱。鍾耀光建議國臺交找一位知名歌手參與演出,他們找到紀曉君,她也很興奮,因為這也是雙方首次以交響樂團伴奏,結合古典與流行音樂的型態,來保存原住民音樂創作之價值,這對國臺交與紀曉君,都是一項特殊且有意義的嘗試。鍾耀光4首組曲的配器之豐富,再搭配紀曉君原生清澈的嗓音,讓人恍如置身原住民部落中,陶醉在美麗的樂音裡。 鍾耀光老師全新創作的兩首曲子:管弦樂組曲<山谷的迴響>、第二號木琴協奏曲<給木琴獨奏與弦樂團>,曲風表現相當貼近當今社會,並衍生出共鳴的節奏,音樂會上他特別留意觀眾反應,發現一般接受度頗高,如木琴協奏曲演奏至第一樂章時,許多觀眾都抑制不住地拍起手來;而另一首管弦樂組曲<山谷的迴響>,則是他專為國臺交量身打造的曲目,令人耳目一新。 鄒族菁英高一生,是台灣具有本土性與歷史性的藝術瑰寶,其創作包括<杜鵑山>、<春之佐保姬>等多首原住民經典名曲,鍾耀光老師也就其音樂風格重新改編、配器成<高一生歌曲>組曲。多數人未曾聽聞過這位原住民血統的音樂家作品,鍾耀光表示,他也是去年接受國臺交委託後,才到文建會附屬民族音樂所蒐集高一生的影音資料,並進一步瞭解其生平事蹟,高一生雖已過往,但他希望能夠透過他的舊曲新編,發展出不一樣的交響樂曲,讓廣大的樂友,重新聆聽、認識這位傑出的本土音樂家。 資料來源:上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CD 1
曲序 | 曲名 | 演唱人 |
1 | 【高一生歌曲】組曲 | 鍾耀光改編 |
2 | 第二號木琴協奏曲-給木琴獨奏與弦樂團 / 第一樂章 從容的快板 | 鍾耀光改編 |
3 | 第二號木琴協奏曲-給木琴獨奏與弦樂團 / 第二樂章 如歌的行板 | 鍾耀光改編 |
4 | 第二號木琴協奏曲-給木琴獨奏與弦樂團 / 第三樂章 有活力的中板 | 鍾耀光改編 |
5 | 紀曉君歌曲選粹 |
紀曉君 鍾耀光改編 |
6 | 管弦樂組曲【山谷的迴響】/ 射日 | 鍾耀光 |
7 | 管弦樂組曲【山谷的迴響】/ 童謠 | 鍾耀光 |
8 | 管弦樂組曲【山谷的迴響】/ 洪水 | 鍾耀光 |
9 | 管弦樂組曲【山谷的迴響】/ 祭典 | 鍾耀光 |
10 | 管弦樂組曲【山谷的迴響】/ 出草凱旋歌 | 鍾耀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