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鼓手跑了 發條人照樣發片 《鼓手跑了》EP收錄的歌曲,改編自發條人樂團英搖放克曲風的音樂作品,以不插電的形式呈現「鼓手跑了」的主題。對於將樂團原有音樂風格改編成不插電版本作為樂團首張EP的概念發想,發條人主唱子軒認為,團員更替是地下樂團常見的事,在這個「空窗期」的階段,除了找到下一任鼓手接棒之外,對樂團來說也是一個沈澱的時刻,因此啟發出以不插電──有別於樂團原有的音樂風格來呈現這張 EP。除了記錄樂團的成長過程之餘,也希望藉此發掘樂團在音樂上更多的可能性。 《鼓手跑了》EP文案寫道︰「時間到了,鼓手跑了,好像已經算準的Tempo,發條仍然在被設定好的速度與方向下持續運轉。」意味著發條人樂團將做音樂這件事視為無論如何都要繼續下去的事,這也說明樂團本身在追求音樂的道路上,面臨種種變數的應對方式與堅持的態度。 1976阿凱︰簡約的編製 突顯樂團音樂水準 發條人樂團團長楊鈞堯說︰「獨立樂團自資籌備EP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除了資金的限制之外,獨立音樂宣傳的平台也非常缺乏。透過音樂讓聽眾認識發條人應該是最直接的方法,因此對於樂團未來的規劃將會著重在爭取更多現場演出的機會。同時,也感謝一直以來支持發條人樂團的歌迷朋友。希望透過《鼓手跑了》這張 EP的音樂,歌迷朋友可以更了解發條人對於音樂的企圖與熱忱。」 搖滾樂團挑戰不插電,並當作首張發行的EP需要嘗試的膽量與水準。對於發條人樂團首次嘗試不插電的音樂形式,1976阿凱表示,發條人樂團能夠透過簡約的編製,將音樂發揮得淋漓盡致,充分突顯了發條人樂團詞曲創作與編曲的卓越水準。 黃連煜︰純真與羞澀卻期待長大的青春 音樂的功能之一是啟動記憶的開關。正如知名音樂人黃連煜對於《鼓手跑了》這張EP的詮釋──「沒有華麗編曲與過度加工,只有誠意、認真的唱自己的歌,讓我懷念起高中時穿的土黃色卡其制服,那麼素,那麼簡單」。發條人樂團的音樂從「生活」出發,並以此作為創作的核心價值。因此,在發條人的音樂當中,充分地表達出對於生活周遭事物的聆聽、觀看後的心得。因此這些轉換為音符的故事,成為了發條人與聽眾之間強而有力的連結。 《鼓手跑了》中共收錄4首曲目,其中包括:<Intro>、<Maybe>、<Every>以及<生活>。楊鈞堯表示,「鼓手跑了」這件事情象徵著樂團成長的其中一段過程,因此這張EP的意義除了是發條人第一次以唱片的形式發表音樂之外,同時也希望將樂團成長的記錄與歌迷分享。 |

CD 1
曲序 | 曲名 | 演唱人 |
1 | Intro | 發條人樂團 |
2 | Maybe | 發條人樂團 |
3 | Every | 發條人樂團 |
4 | 生活 | 發條人樂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