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獲選Q、Rolling Stone、Mojo、NME、Spin…等各大音樂雜誌2004年終最佳專輯 Bonus DVD(PAL全區)特別收錄6首音樂錄影帶、2首現場演唱及巡迴演唱花絮 有「UK Garage都會詩人」、「UK Garage未來希望」頭銜的英國創作才子繼英美音樂雜誌的年度最佳專輯的首張大碟「Original Pirate Material」後全新大作 Q、Maxim雜誌滿分,Mixmag、MOJO雜誌四顆星、NME週刊 9/10分高評推薦 推薦曲:英國金榜No. 4 "Fit But You Know It";"Could Well Be In"、"Dry Your Eyes" 在2002年,我們見證到憑著獲譽為「2001年版Inner City Life」之處男單曲"Has It Come To This?"一鳴驚人、原名Mike Skinner的The Streets,在正式出道僅僅一年的時間內便發表橫掃全球樂壇的首張大碟「Original Pirate Material」,成為所有英美音樂雜誌的年度最佳專輯之一(甚至是Muzik、Jockey Slut、The Face等的年度第一),甚至至今全球銷售量已超過一百萬張,一發不可收拾的「The Streets現象」就這樣在全球蔓延發酵,甚至間接造就了去年Dizzee Rascal的崛起。Original Pirate Material的優異與獨樹一幟之處,在於頂著「UK Garage都會詩人」、「UK Garage未來希望」頭銜的The Streets一方面能在音樂上破格地將2-Step、Hip Hop、Reggae、House、Ska、Jungle影響共冶一爐,更重要的是詞作中細膩描繪英國Urban Street Life的獨特敏銳角度引發英國傳媒「群起」探究剖析,帶來的是一張很英國的專輯。 「Original Pirate Material」締造的功成名就。並沒有讓The Streets這位MC/製作人身陷"Difficult Second Album"的宿命魔咒中而導致新作難產,反而俐落地在兩年後便祭出這張同樣大受矚目的後繼專輯「A Grand Don’t Come for Free」。內容上這次依舊來得很英國,只不過切入角度上更趨個人化;然而在音樂處理上,我們卻見到The Streets朝向一個與前作甚為迥異的方向前進(與UK Garage劃清界線?)。好比首支單曲"Fit But You Know It"便配上了讓人想起The Strokes作品的爽勁吉他Riffs(此曲被形容猶如Blur單曲"Parklife"的2004年版),開場曲"It Was Supposed To Be So Easy"鋪陳了電影配樂般的深沉弦樂,"Not Addicted"透過Zinc式Dubby Sub-Bass驅動,還有"Could Well Be In"與"Dry Your Eyes"這樣的憂傷小品也出現在專輯中(後者的原始版本是由Coldplay主唱Chris Martin跨刀演繹,後因效果不如Mike Skinner預期而捨棄)。 正如同UNCUT雜誌所形容:『如果So Solid Crew是2-Step的NWA,The Streets就是Rakim、De La Soul或Nas。』 資料來源:華納音樂 |

CD 1
曲序 | 曲名 | 演唱人 |
1 | It Was Suppose To Be So Easy |
街頭小子 The Streets |
2 | Could Well Be In |
街頭小子 The Streets |
3 | Not Addicted |
街頭小子 The Streets |
4 | Blinded By The Lights |
街頭小子 The Streets |
5 | Wouldn’t Have It Any Other Way |
街頭小子 The Streets |
6 | Get Out Of My House |
街頭小子 The Streets |
7 | Fit But You Know It |
街頭小子 The Streets |
8 | Such A Twat |
街頭小子 The Streets |
9 | What Is He Thinking |
街頭小子 The Streets |
10 | Dry Your Eyes |
街頭小子 The Streets |
11 | Empty Cans |
街頭小子 The Street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