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許哲珮第十一張創作專輯《樹洞裡可以悲傷》|Sorrow’s Resting Hollow 一座為情緒打造的避風港,一張安放自己的儀式之歌。 這張專輯誕生於Peggy經歷內在低谷後的轉化,她將過程中的陰影、墜落與重生,以溫柔細緻的旋律與晶瑩如白雪的聲音,將十首全新創作構築成一座情緒庇護所。如同森林中隱密的樹洞,讓悲傷能安心停留,脆弱得以被溫柔擁抱。 專輯由 Peggy 與王希文共同製作,是兩人橫跨十年,繼《搖擺電力公司》、《失物之城》之後的第三部默契之作。延續Peggy一貫奇幻細膩的音樂氣質,專輯結合夢境般的聲響與原聲樂器的溫潤觸感,並邀集多位長期合作的音樂夥伴共同打造。首次合作的裘德也化身「冰山男孩」,與Peggy的「火焰少女」共同演繹跨時空的夢境詩篇;母帶後期由 Bernie Grundman Mastering 的 Patricia Sullivan 操刀。她 曾參與《Shrek》、《美女與野獸Special Edition》、《馴龍高手》、《冰原歷險記》、《星際效應》、《奧本海默》等重量級經典作品,以對聲音情緒的細緻敏銳,完整保留了最真實的情感頻率。 《樹洞裡可以悲傷》是Peggy歷年來最私密、最具能量轉化的專輯作品,一場陪伴走過悲傷的療癒儀式:它允許悲傷停留、釋放,最後綻放微光。 專輯曲目: 01.〈Frozen Star〉 這是一首關於靈魂甦醒的樂曲。以人聲、打擊樂、合成器、電吉他、低音提琴與大提琴,幻化出一片奇幻北國的電氣光景。這首Peggy誕生於多年前的創作,藏著時光的低語,彷彿過去的她與此刻的自己在冰層下對話;經歷歲月沉澱後,能量再度甦醒。如今,它以冬日精靈之姿重生,在冰雪中帶來一縷方向與光。 02.〈冰山男孩與火焰少女〉feat. 裘德 這首歌邀請來被樂迷形容為「夢幻連動」的裘德共同演唱,兩人的音樂宇宙在交匯處重疊,首次合作即展現如夢似幻的深刻默契,演繹出經典愛情電影裡那雋永深情的凝視。 編曲由王希文與Peggy聯手,以晶瑩透亮的冰雪意象為底,與象徵火焰的木質提琴交織出細膩層次,拉扯出一個神祕卻充滿吸引力的夢境場景。這首情歌不僅歌頌愛情,也唱出創作者之間惺惺相惜的理解與陪伴。冰與火,是自然界最極端卻共存的象徵,如同創作者對理想的執著與熱情:在不被看見的堅持中映照純粹,於燃燒中綻放共生的和諧。 03.〈與世隔絕的怪物〉 這首歌源自 Peggy 在黑暗中與世界斷裂時赤裸的自白。以鋼琴、合成器、嘶鳴的手風琴與爆裂的電Bass,撕裂出一個在邊緣掙扎的孤獨怪物:被誤解、被遺棄,只能以帶刺的沉默自我防衛。此曲曾一度是整張專輯的主軸,承載著 Peggy 當下最深的靈魂吶喊。像是提姆波頓電影中的角色,怪物也有溫柔與脆弱,只是少有人看見。Peggy 讓這首歌化作怪物的回聲,以陰暗詭譎的電子迷幻歌德,打破沉默的牢籠,讓隱藏的呼喊重獲新聲。 04. 〈黑洞〉 誕生於 Peggy 近年最深的內在低谷,宛如一只封存悲傷的時光盒,將無以名狀的黑暗情緒完整封存。在製作與配唱的反覆歷程中,旋律化作無形之力不斷將她拉回深淵,她一次次墜入自己的黑洞,又一次次自我救贖。再次與編曲家 Miogo(陳依婷)合作,不同於〈失物之城〉的潛意識飄浮,這次回歸意識的〈黑洞〉,以電影配樂般的情感牽引,將這段自我對話化為共鳴,在黑洞中找回自己的光。 05 .〈樹洞裡可以悲傷〉 「這首歌是自己長出來的。」秋末轉涼時,這首歌伴著Peggy的聲音而生,開啟了這次創作期的下半場。作為一首「i人之歌」,它為那些說不清的寂寞築起了一座神祕的樹洞,讓情緒得以安放。編曲由Peggy為情緒打底,跨界配樂家徐啟洋注入細膩節奏層次與色彩,聲音設計師鄭嘉富取樣水晶敲擊、玩具樂器、落葉聲,並以合成器重塑音質;木吉他與大提琴飛翔交織、人聲的堆疊,構築出一種介於現實與夢境之間的聽覺幻景。輕盈卻有重量,夢幻又真實。 06.〈Hollow Whispers〉 - Interlude 來自森林的呢喃低語,在迷霧與成長之間輕輕響起。 Peggy 延續歷年專輯以短篇配樂串起敘事的傳統,並融入近年在音樂劇與影視配樂所累積的經驗,來到專輯中場,她開啟一道穿越樹洞的微光通道,讓前半段的內在旅程,緩緩銜接至她的真實世界。走出夢境,把內在與現實相連。 07 .〈女孩女孩〉 專輯中氣氛最俏皮的樂章,Peggy 以真誠自然的語氣,毫不保留地呈現此刻最真實的自己。成為母親後,她依舊是那個愛看迪士尼、沉浸音樂劇的女孩:在混亂、重複的日常裡,她依然會幻想自己是Cinderella:穿著圍裙、頭髮亂糟糟,但心中永遠保留一份少女心。 〈女孩女孩〉以幽默溫柔的筆觸,道出一個簡單卻深刻的願望:即使成為母親,也渴望被伴侶當成女孩看待,擁抱那一刻專屬自己的自由與閃耀。邀來首次合作的徐平操刀編曲與吉他,宇宙人方Q注入充滿律動的Bass,再加上製作人王希文與電音推手黃少雍立體感十足的混音;四位男士合力勾勒出一座放克搖滾的少女星球,誕生Peggy獨創的Fairytale Pop!更有Peggy孩子們化身布穀鳥,為這首歌增添超現實魔法。「我還是你的女孩女孩。」不僅是甜蜜呢喃,更是一首獻給所有母親的歌:那些一邊撐起世界、一邊偷偷守護少女心的妳。 08.〈我所珍愛的〉 這是Peggy首次正式為孩子創作的歌曲。過去,她總在追求自我與理想的路上飛行,思緒如風、創作如呼吸,而讓她一次次落地、回到當下的,是孩子們的存在。王希文以晨曦般的鋼琴與木吉他,鋪展出一片明亮卻帶著淡淡憂傷的光影;盧思倩以三把提琴低迴對話,交織出質樸純粹的 Indie Folk;在緩慢如落葉飄落的節奏裡,Peggy以溫柔的歌聲唱出生命中最深的牽掛與安放。 09. 〈在很遠的未來請將一部分的我撒在雪地〉 一封寫給摯愛的情書,也是一場對未來的溫柔想像。Peggy對冬天與雪的情感,彷彿是刻在靈魂裡的印記。她願望清單中有一項至今未完成的夢想:在雪地中拍攝封面。於是,她把心願化作這首歌,將未來的自己輕輕安放在無垠的雪地。這首歌觸及了一個平日少有人談論、卻終將面對的視角:如果有一天她突然離開,這段旋律將是留給身邊摯愛的最後話語,它不僅是Peggy的冰雪幻境,更是一封提前寫好的溫柔告別信。Peggy的創作中,「告別」從來不是結束,而是一種以音樂去好好道別的方式。與死亡對話,並不是想離去,而是為了更深地活著。 10.〈此刻〉 一首獻給「時間」的歌。對創作者Peggy而言,每一首作品的誕生,總隨著直覺的執念與深刻的情感連結。創作靈感來自一段VR家庭影片,當她戴上頭盔,看見畫面中還在學習爬行的女兒奮力向鏡頭前行,那一刻的感官衝擊,讓她瞬間落淚。那原本是無法重返的生命片段,卻因科技而再度觸碰,記憶因此被轉化為「此刻」。編曲王希文率領龐大的現場樂團,實現了Peggy心中「沒有電影的主題曲」的夢想。《此刻》是一種渴望:用記憶與音樂封存那些微小卻珍貴的日常瞬間,讓它們成為永恆。 11.〈時間的海〉 作為專輯的終曲,這首歌對 Peggy而言不僅是結尾,更是這一趟創作與製作旅程送給自己的總結與儀式。在溝通編曲方向時,她將此曲比喻為「音樂劇的終章」:緩緩收束一切歷程的時刻。身為音樂劇創作者的王希文立刻捕捉到她想要傳遞的畫面與情感。歌曲圍繞著時間與生命的循環,在歷經懷疑、墜落與重建後,回到初心之地。這並非空白的原點,而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新起點;尾聲唱道:「回到原點,將自己安放。」像是爲一路走來的自己獻上一個溫柔擁抱,也為整段旅程劃下溫暖句點。木吉他、曼陀鈴與弦樂三重奏編織出異地色彩,彷彿一條引領靈魂回歸寧靜的河流,也像音樂劇裡,靜靜迎接旅人歸來的終章。 本作品獲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3年補助 |

CD 1
曲序 | 曲名 | 演唱人 |
1 | Frozen Star | 許哲珮 |
2 | 冰山男孩與火焰少女 | 許哲珮 (feat. 裘德) |
3 | 與世隔絕的怪物 | 許哲珮 |
4 | 黑洞 | 許哲珮 |
5 | 樹洞裡可以悲傷 | 許哲珮 |
6 | Hollow Whispers - Interlude | 許哲珮 |
7 | 女孩女孩 | 許哲珮 |
8 | 我所珍愛的 | 許哲珮 |
9 | 在很遠的未來請將一部分的我撒在雪地 | 許哲珮 |
10 | 此刻 | 許哲珮 |
11 | 時間的海 | 許哲珮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