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晾曬心情 熨燙心靈 細尋生活百味 裝點大人舞會 鄭興 2025 全新專輯《尋找鄭先生》 戴佩妮 × 吳青峰 × 蔡旻佑 × 伍家輝 × 阿超 黃婷 × 李格弟 × 周耀輝 × 小寒 × 李聰 十位音樂旅伴聯手協尋 十首樂活飲歌循環放送 他想知道,時間的盲盒藏著什麼樣的禮物 他想知道,人類學的田野調查又有什麼新鮮的發現 他想知道,愛情的盡頭是否還存在理想主義者的烏托邦 說到底,他只是想弄清楚,鏡子前這個被祝福了32次生日快樂的人,到底是誰? 推翻前三張專輯由自己全創作的慣性 找到真實自我的更多可能 鄭興在32歲這年 聯手五位作詞人、五位作曲人 共同激盪出未曾見過的「鄭先生」 12歲的跨年夜,鄭興和朋友們在喧鬧的街頭遊蕩,反覆唱起伍家輝為孫燕姿創作的〈祝你開心〉,不識愁滋味的小小少年們,大聲祝福彼此「祝你開心,十年!」轉眼二十年過去,在決定與十位音樂人共同創作一張專輯後,鄭興第一時間便向伍家輝發出邀約。 17歲時躲在被子裡和同學傳簡訊,耳機裡播放蔡旻佑的〈發光的簡訊〉,歌聲如同一道光照亮他有些灰暗的高中生活。後來鄭興和蔡旻佑一起寫下〈過站不停〉,第一句歌詞「也許我從沒遇見你,像一朵流浪的雲」就默默道出對蔡旻佑的感激心意。兩年前,他們完成慢活鬆弛的〈陪你躺〉,成為專輯唯一合唱曲。 20歲的鄭興,結識了已經在電台工作同時也寫歌創作的李聰,一群熱愛音樂的朋友常常聚在KTV,那時的他們都未曾想過自己會持續深耕音樂創作,這些作品也被唱進千萬雙耳朵。在專輯創作期的尾聲,兩人也交出突破之作〈酸雨〉,圓了多年心願。 23歲的鄭興,曾想用阿超的〈芝麻〉參加校園歌唱比賽,又擔心自己駕馭不好而放棄,後來去阿超的節目「給自己的一首歌」,選唱了這首歌,又和年輕的自己有了連結。去年鄭興一聽到〈沒發生的愛情〉demo就非常喜歡,特別將當年的某段遺憾往事寫進歌裡,成為專輯裡少數的傷感情緒。 32歲,已經發行三張錄音室專輯、兩張EP、也為其他歌手寫歌的鄭興,重新審視創作的本質。煮飯、健身、遛狗、洗澡、寫作、沖咖啡……鄭興投入日常,嘗試將想說的話,從繁複的修辭中鬆綁,化為更為直白的書寫。 在這樣的過程裡探索著,仔細攤開自己的孤獨和慾望,直到這些情緒最終導向對自我的疑問,和對未來的好奇。曾經理想中那個所謂大人的輪廓,何時會在自己的身上更加清晰又確實? 《尋找鄭先生》特別邀請黃婷擔任A&R統籌,一路陪伴鄭興梳理現階段創作的樣貌,李格弟、周耀輝、小寒等創作者的加入,豐富了專輯的敘事語彙與風格版圖,也激發了鄭興的創作潛能。在收到李格弟的長篇敘事詩〈瑙阿蜜公社〉時,正當製作團隊好奇該如何譜曲,隔天就收到鄭興的完整demo,讓大家驚歎原來他還有這樣的面向未被發掘。大家都欣喜見到,鄭興或詞或曲予以每首歌恰到好處的回應,穿針引線般串聯起每一位創作者,初顯「大人」模樣。 合作多年的夥伴鍾濰宇擔綱整張專輯製作人,從《盆地》時期開始進行歌唱訓練、配唱工作的聲音指導陳秀珠繼續延展鄭興聲線的動態。編曲和錄音的過程像一場馬拉松,一路風景變換,照見更為明朗暢快的音樂格調。專輯平面視覺更是邀請到在亞洲廣受歡迎的日本攝影師川島小鳥掌鏡,飛往東京拍攝,捕捉鄭興流淌在日常的真摯瞬間。 終於,潮濕的盆地裡,長出沐浴日光的森林。在鄭興選擇直面自我課題的兩年時間中,他逐漸抖落塵封的記憶,張開觸角,廣泛吸納不同創作者的音樂能量,用和煦如常的聲調,繼續尋找理想中「鄭先生」的線索。 |

CD 1
| 曲序 | 曲名 | 演唱人 |
| 1 | 洗澡 | 鄭興 |
| 2 | 人類學家 | 鄭興 |
| 3 | 沒發生的愛情 | 鄭興 |
| 4 | 耶加雪菲 | 鄭興 |
| 5 | 陪你躺 | 鄭興, 蔡旻佑 |
| 6 | 森林 | 鄭興 |
| 7 | 瑙阿蜜公社 | 鄭興 |
| 8 | 酸雨 | 鄭興 |
| 9 | 寫情歌 | 鄭興 |
| 10 | 鄭先生 | 鄭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