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04年葛萊美獎3項提名、2005年MTV亞洲大獎最受歡迎國際性搖滾樂團、2006年MTV亞洲大獎應邀演出團體 *重擊情緒核心的心情搖滾大作<If I Were You>直奔全美Adult TOP40單曲榜第18名 2004年春季,一首揉合了流行搖滾迷人的旋律線條以及當代搖滾情緒性格的單曲<The Reason>改變了一支搖滾樂團的命運,讓來自洛杉磯郊區Agoura Hills的Hoobastank躋身為新世代搖滾浪潮中的主流勁旅。這首單曲不但引發樂迷熱烈迴響,締造了熱門單曲榜亞軍,現代搖滾榜冠軍等排行佳績,更先後贏得2004年MTV音樂錄影帶大獎中入圍’最佳樂團音樂錄影帶’、’最佳搖滾音樂錄影帶’兩大項目,隨後又在2005年葛萊美獎中獲得’年度歌曲’、’最佳流行樂團演唱’等項目的提名,同名專輯《The Reason》也獲得最佳搖滾專輯提名肯定。 94年,主唱Douglas Robb與吉他手Dan Estrin在學校的樂團大賽中相識,兩人隨後找來貝斯手Markku Lappalainen與鼓手Chris Hesse,組成了Hoobastank,四人持續在南加州一帶巡迴演唱累積經驗與默契,2000年,樂團與美國唱片大廠Island簽下合約,2001年底,發表首張同名專輯『Hoobastank』,專輯立即站上全美熱門潛力榜冠軍王座。2003年,樂團與名製作人Howard Benson[*P.O.D.、My Chemical Romance]展開第2張專輯『The Reason』的錄製,其間甚至一度因為Dan發生嚴重的車禍而中斷,同年10月在Dan出院後,繼續與其他團員完成了專輯的錄製,12月專輯《The Reason》正式豋場,總計產生了<Out Of Control>、<The Reason>、<Same Direction>等3首攻進搖滾榜TOP20的單曲,其中<The Reason>不但一舉攻陷熱門單曲榜亞軍,還成為2004年在熱門單曲榜中停留週數最久的搖滾單曲,全美累積銷售達230萬張,之後樂團更受邀加入了聯合公園Linkin Park全美巡迴演唱,以及為「蜘蛛人2」電影原聲帶灌錄插曲<Did You>,人氣累積到最高點。 2005年初,原任貝斯手Markku宣佈離團,改由Josh Moreau入替。2006年5月,樂團發行第3張大碟《Every Man For Himself》,依然由製作老友Howard Benson掌舵製作,專輯在流行搖滾曲風的表現上益發洗鍊,有重擊情緒核心的心情搖滾大作<If I Were You>[Adult TOP 40#18],有充滿年輕狂妄、爆發性格的強力搖滾唱作<Inside Of You>,散發亢奮因子的<Born To Lead>則是激勵夢想發光發熱的聲猛勁奏,專輯中同時佈滿挑戰性格,像是揉合了長笛、小號、樂鐘、手風琴等樂器,向Pink Floyd致敬的7分鐘史詩搖滾大作<More Than A Memory>,還有向80年代前輩樂團Journey致意的<Moving Forward>。 資料來源:環球唱片 |

CD 1
曲序 | 曲名 | 演唱人 |
1 | The Rules(規則) | 好把戲合唱團 |
2 | Born To Lead(天生領袖) | 好把戲合唱團 |
3 | Moving Forward (前進) | 好把戲合唱團 |
4 | Inside Of You (進駐妳心) | 好把戲合唱團 |
5 | The First Of Me (最真的我) | 好把戲合唱團 |
6 | Good Enough (夠不夠好) | 好把戲合唱團 |
7 | If I Were You (如果我是你) | 好把戲合唱團 |
8 | Without A Fight (不輕言放棄) | 好把戲合唱團 |
9 | Don’t Tell Me (別說) | 好把戲合唱團 |
10 | Look Where We Are (看見未來) | 好把戲合唱團 |
11 | Say The Same (心有靈犀) | 好把戲合唱團 |
12 | If Only (如果可以) | 好把戲合唱團 |
13 | More Than A Memory (不只是回憶) | 好把戲合唱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