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山上的孩子-BIUNG 王宏恩 我是個道道地地在山裡長大的孩子。 從小居住的武陵村就躺在中央山脈裡,村子不太大,人口不太多,一眼望去不是山就是水。全村最出名的,是蓋的像渡假小木屋的武陵外役監獄。 或許是天性,當然也必須幫忙做農事,從我有記憶開始,「山」幾乎成為每天必定拜訪的地方。所以,如果有人覺得我有那麼一點野性,也是難免的。 我的布農族名叫「BIUNG」,我自己喜歡翻成「必勇」,朋友卻老是說是「不用」。成年以前,我其實羞於說出自己這個名子,因為它的意思是「木炭」,誰會喜歡自己的名子黑黑的呢。長大以後,終於理解到這個名子的意義多麼深遠,寓意了「薪火相傳」,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的布農族長子都叫「BIUNG」。我們家在山上種了玉米和梅子,每次上山,媽媽總喜歡邊走邊唱古調,透過山間的迴音,媽媽的歌聲總是那麼悅耳、嘹亮;阿媽則喜歡講述過去的經歷,或祖傳的山林禁忌和故事。那些溫暖的言語和歌聲,陪伴我們穿梭在蜿蜒的山路上,路有多長,我們快樂的時間就有多久。 嚴格說來,我最好的音樂老師就是生長的環境,是部落中圍在一起歡唱著古調的老人,是我的阿媽,我的媽媽。雖然,我的創作生涯從高一就開始,但真正不在依賴吉他和絃,卻是大一聽到老人唱古調時受到的震撼。一個沒有樂器的民族,卻能唱出舉世聞名的合音天籟,那言語無用的天然默契、把自己交給天神的無私,讓我的創作從此融合了天生的音樂血性。 我的歌,就是一把吉他和我自己,最多加上死黨的合聲和少數打擊樂器。錄音過程裡,我找了空檔回到台東的家,阿媽說,他想聽聽我的創作。看著他專心聽音樂,並隨著音樂搖擺著頭,我知道阿媽了解我要唱的是什麼,聽完後,阿媽說他很喜歡,而且很久沒有聽到能感動他的音樂,於是我們聊了一整晚,分享了我的創作心情及感受。 這個夜晚,我忘了時間,也忘了錄製這張作品所遇到的困難及挫折。我告訴阿媽,我會繼續寫歌給她聽。 |

CD 1
曲序 | 曲名 | 演唱人 |
1 | Lsa naka mai-asang(思念遙遠故鄉) | 王宏恩 |
2 | Inata tu bunun(在外工作的朋友) | 王宏恩 |
3 | Ana tupa tu(月光) | 王宏恩 |
4 | Hahanup bunun tu sinlala | 王宏恩 |
5 | Paka-daidaz | 王宏恩 |
6 | Inak tu kai-hanimul-mulan(我的寂寞) | 王宏恩 |
7 | Maluv-luv tu ludun(布谷拉夫) | 王宏恩 |
8 | Buklavu(布古拉夫) | 王宏恩 |
9 | Mahta Kaba u sa duan(總有一天) | 王宏恩 |
10 | Biung(必勇) | 王宏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