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he Sun英國太陽報 ★★★★★ 五星、Q、Attitude雜誌 ★★★★ 四星推薦 強力震撼樂壇25年、5千萬張唱片驕傲成績,歷經四年的等待、全球頂禮膜拜之流行神話樂團第11張錄音室大碟 Elbow《Cast Of Thousands》、Blur布勒樂團《Think Tank》、Doves 鴿子樂團製作全英冠軍專輯《Some Cities》超級製作人 Ben Hillier共同製作。 若Erasure呈現的是青春時曾經忍不住的三八與矯飾,聆聽Depeche Mode則洩露了我輩企圖深刻且自溺的狀態。主唱Dave Gahan為Depeche Mode二十多年來的門面,他深具厄夜毀滅感的聲音,甚至啟蒙了Nine Inch Nails與其後進Marilyn Manson主唱形像,成為那不斷沖刷的流行風潮裡始終鮮明的景點;另一方面,創作主力Martin L. Gore於第44屆英國Ivor Novello音樂典禮上,再次獲頒國際成就獎,表彰他身為Depeche Mode主力創作者對全球樂迷的貢獻。乃至2001年,兩人繼續帶領著 Depeche Mode推出專輯《Exciter》,證明樂團仍有全美十大的地位與實力。 有意思的是,當樂迷殷切期待著Depeche Mode再現江湖時,Martin L. Gore與Dave Gahan已然一先一後推出了個人專輯。前者以翻唱專輯《Counterfeit 2》更深入了Bjork、Mum、Dntel這近年卓然成家的Glitch-Pop領域;後者的《Paper Monsters》邀來為冰島團Sigur Ros製作《Agatis Byrjun》而打響名聲的Ken Thomas坐鎮,並與Knox Chandler共同譜寫詞曲。 這般的身份交換於是一路延續到此刻由Ben Hillier( Doves /Blur / Elbow)製作的全新專輯《Playing The Angel》︰Martin L. Gore難得在Depeche Mode的專輯裡開唱〈Micro〉;Dave Gahan則首度以主唱身份掛上了樂團詞曲創作之職。第一暖身主打〈Precious〉以彷彿重回90年《Violator》之標準風格,首周拿下全英單曲第四名,成為該團第38首前40大排行單曲。踏著既有的成就,曾是流行與實驗先鋒的 Depeche Mode至今仍能領著我們繼續朝未來邁進,該是何等的成就? 資料來源:EMI唱片 |

CD 1
曲序 | 曲名 | 演唱人 |
1 | A Pain That I’m Used To | 流行尖端樂團 |
2 | John The Revelator | 流行尖端樂團 |
3 | Suffer Well | 流行尖端樂團 |
4 | The Sinner In Me | 流行尖端樂團 |
5 | Precious | 流行尖端樂團 |
6 | Marco | 流行尖端樂團 |
7 | I Want It All | 流行尖端樂團 |
8 | Nothing’s Impossible | 流行尖端樂團 |
9 | Introspectre | 流行尖端樂團 |
10 | Damaged People | 流行尖端樂團 |
11 | Lillian | 流行尖端樂團 |
12 | The Darkest Star | 流行尖端樂團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