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紐約後龐克搖滾浪潮頂尖團隊 2006再展復古搖滾新時尚非凡大碟 * 首支派對搖滾單曲<Get Myself Into It>搶進英國金榜TOP40 ☆專輯榮獲滾石雜誌、AMG 3顆半星佳評☆ * Paul Epworth (The Streets)、Danger Mouse (Gnarls Barkley成員)與Ewan Pearson (Goldfrapp)操盤製作 「龐克與迪斯可,懷舊風與時尚風,完美的流行樂與充滿幻覺的隨性彈奏音樂,一次非常不安、狂野、強烈的融合。」這是紐約時報對The Rapture的2003年首張專輯《Echoes》的評價,過了三年之後,這支來自紐約的後龐克搖滾隊伍帶來了一張更時髦,更迷幻,更奔放,更具玩樂性格的大碟《Pieces Of The People We Love》。 一切都從1998年開始…,當時住在聖地牙哥,年僅16歲的Luke Jenner(主唱/吉他)迷上家鄉的一支獨立搖滾團Truman’s Water,Luke深受這支不管表演現場只有小貓兩三隻,仍傾全力釋放搖滾能量的樂團演出精神所啟發,萌生了組團念頭,隨即找了Vito Roccoforte(鼓)組成The Rapture樂團;同年5月,樂團正式以龐克搖滾風格在舊金山開唱;’99年,樂團增加了兩位新朋友- Mattie Safer(主唱/貝斯/鍵盤)、Gabe Andruzzi(鍵盤/打擊樂器/薩克斯風),同時前往紐約尋求發展的契機,The Rapture果真在大蘋果找到了新希望,他們在曼哈頓認識了DJ/製作人/演唱事業經營者DFA (Death From Above/由James Murphy與Tim Goldsworthy所組成),樂團的風格在此時有了重大轉變,團員們開始對龐克以外的類型音樂產生興趣,陸續接觸了放克、浩室、迪斯可、迷幻民謠;2002年4月,The Rapture在英國發行了由DFA擔綱製作的單曲<House Of Jealous Lovers>;2003年,首張大碟《Echoes》正式豋場,這張聽來非常具有跳舞感覺的龐克搖滾大碟的現身,終於停止了部份樂迷將他們與The Cure或Gang Of Four類比的說法,樂迷在此張作品中聽見了80年代的英倫電子搖滾,70年代的老龐克,還有芝加哥的浩室舞曲風,樂團連續以<House Of Jealous Lovers>[#13]、<Sister Saviour>[#8]、<Love Is All>[#15]打進英國搖滾單曲榜TOP20,專輯則是在Billboard的熱門潛力榜中飛奔至亞軍位置。 《Pieces Of The People We Love》力邀Paul Epworth (The Streets、The Futureheads)、Danger Mouse (Gnarls Barkley的成員,2005年以Gorillaz專輯《Demon Days》榮獲葛萊美獎年度製作人提名)與Ewan Pearson (Goldfrapp、Chemical Brothers)操盤製作,首支揉合迷幻、龐克、放克與迪斯可節拍的派對搖滾歌<Get Myself Into It>率先搶進英國金榜TOP40,致力於推薦獨立搖滾音樂的網路雜誌Pitchfork也給予首支單曲以及專輯中的另一首作品<Whoo! Alright-Yeah… Uh-Huh>4星級的肯定,大力讚賞The Rapture在後龐克搖滾浪潮中一枝獨秀的優異表現。 資料來源:環球音樂 |

CD 1
曲序 | 曲名 | 演唱人 |
1 | Don Gon Do It | The Rapture |
2 | Pieces Of The People We Love | The Rapture |
3 | Get Myself Into It | The Rapture |
4 | First Gear | The Rapture |
5 | The Devil | The Rapture |
6 | Whoo! Alright – Yeah… Uh Huh | The Rapture |
7 | Calling Me | The Rapture |
8 | Down For So Long | The Rapture |
9 | The Sound | The Rapture |
10 | Live In Sunshine | The Raptur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