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一支獲得主流大廠青睞步入流行市場發光發熱的Emo樂團 *2001年專輯《Bleed American》銷量大破百萬張,MTV與VH-1居高不下熱門點播單曲<The Middle>奪下搖滾榜/成人抒情榜雙料冠軍+流行榜TOP5 *歷時三年拱出全新大碟 請到垃圾合唱團鼓手/搖滾超級製作人Butch Vig(Nirvana、The Smashing Pumpkins、Sonic Youth)參與協助 90年代搖滾樂壇上出現許多新興樂種,大都卯足全力拚能留名青史,然而贏取滾石雜誌青睞並大膽提出:「在90年代最具企盼的Emo樂種,將刮出如Grunge般的搖滾音浪成為潮流!」最終仍成為曇花一現的犧牲品,不過卻也讓Finch、The Used、The Get Up Kids、Thursday等團快速崛起,立足流行與搖滾雙區塊,然而Jimmy Eat World可說是第一支入籍主流大廠,風光跨入流行市場,始為發熱的Emo樂團! 來自亞利桑那州,從幼稚園開始就是死黨的Jim Adkins(主唱/吉他手)、Zach Lind(鼓手)、Tom Linton(吉他手)與Mitch Porter(貝斯手),在1994年組織起重龐克搖滾部隊,開始在家鄉四處作公開表演,於獨立廠牌下發行多張單曲和EP,1995年獲簽Capital主流公司發行專輯。不久,Mitch離團轉由Linton國中同學Rick Burch取代,曲風漸以Emo為導向,雖然此派系在美國尚未風行,卻獲歐洲熱烈迴響,進入DreamWorks推出《Bleed American》,大出意外的受到空前歡迎與好評,單曲<The Middle>奪下現代搖滾榜、成人抒情榜雙料冠軍+流行榜Top5,MTV與VH-1更是居高不下的熱門點播,接著<Sweetness>也爬上現代搖滾榜亞軍位置,專輯銷量大破百萬餘張,2004年的作品《Futures》,不僅空降Top6,同為一枚金唱片專輯。 Jimmy Eat World歷經三年時間拱出全新大碟《Chase This Light》,請到垃圾合唱團鼓手並是搖滾樂壇超級製作人Butch Vig (Nirvana、The Smashing Pumpkins、Sonic Youth)參與協助。首波單曲<Big Casino>,描述入夜後俱樂部的喧鬧,立刻激起爽快聆聽的情緒;有著清新民謠氣息的<Carry You>,舒適營造另一個溫和搖滾之觸感;不到三分鐘的流暢精巧之<Electable (Give It Up)>,激躁龐克韻角中翻動最搖頭晃腦的過癮頻率;<Here It Goes>則加入電子的輔助,推動些許復古線條,依然不失流行度滿分之鋪陳;此版加贈一曲Bonus感動抒情小品<Be Sensible>。再度出擊,已獲Entertainment Weekly(A級評價)+Kerrang!四星+The Album Project五星滿分+AMG三分等各媒體推薦。 資料來源:環球音樂 |


|